【如是觀史】 明朝的錦衣衛

余遠炫 |2013.08.26
1964觀看次
字級

明朝的歷史共出現過錦衣衛、東廠、西廠與內廠等四個特務機構。這些機構的共同特色就是專屬皇帝,而且凌駕司法之上,還有專屬的監獄。

最老牌的特務機構是錦衣衛,比錦衣衛更兇狠的則後來居上的東廠;而明憲宗時代的西廠與武宗的內廠,隨著皇帝的過世而結束;錦衣衛與東廠,則是頑強的持續到明朝政權結束為止。

明太祖朱元璋在扳倒丞相胡惟庸之後,為了要建立以皇帝為主的集權專政,於是在洪武十五年,把原本原屬皇家衛隊性質的「儀鑾司」與「親軍都尉府」,改制成為錦衣衛並設「鎮撫司」。明朝的「衛」是屬於軍事系統,一個「衛」約有五千六百人,但錦衣衛最多時竟然可以達數十萬人,他的任務除了「直駕侍衛」保護皇帝外,還負責「巡察緝捕」捉拿要犯辦大案工作。

錦衣衛成員要對皇家忠貞,能當上錦衣衛侍衛,相當不容易。錦衣衛高官稱為「指揮使」,一般是正三品官,穿大紅蟒袍,騎高大駑馬;中級軍官穿錦繡綠衣,腰上掛著錦衣衛金牌,威風凜凜。

他們不只捍衛皇帝的安全,也是皇帝的打手,為皇帝執行恐怖政策。嘉靖皇帝時,指揮使陸炳因為勇闖火場救駕,被封為一品大官,則是錦衣衛史上官位最高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給了錦衣衛審訊犯人的權力,而且還讓錦衣衛超越了當時的三個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與督察院。錦衣衛為朱元璋辦了「胡惟庸黨案」、「李善長黨案」與「藍玉黨案」,牽連無辜高達四萬多人。在朱元璋的特准下設立「詔獄」,也就是根據皇帝詔命設立的監獄。官員到了詔獄,不承認罪行要死,坦白承認罪行也要死,生與死都操控在皇帝與錦衣衛指揮使手上。

朱元璋晚年廢了錦衣衛,孫子朱允炆即位後改年號為「建文」,也停止了錦衣衛的相關運作;但建文皇帝因削藩而與皇叔朱棣起了嚴重衝突,朱棣發起「靖難」奪位,除了恢復錦衣衛的功能外,又從宦官系統中建立了「東廠」,從此以後這一廠一衛彼此較勁,一直到明朝末年,讓官員與百姓吃足了苦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