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攝影──多方觀察,拍出新意 高見 |2013.08.10 語音朗讀 15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簡介高見(Takami) 擅長拍攝現代建築,可到1x.com或www.lieberh.de觀賞作品。職業是機械工程師,也許因為如此,很熱愛幾何圖形和圖像設計。 摘自《攝影達人的思考》,遠流出版 那天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我一時興起,決定驅車到瑞士的巴賽爾,展開一場攝影之旅。幾個小時後,我繞著一棟建築而行,然後看到一座非常特殊的螺旋梯。它是鋼製的,並漆成黑色。我的心開始快速跳動。辛苦終於有了代價,我找到我的拍攝主體了。 我繞著階梯尋找有趣的視角,立刻便發現,從底部往上看的角度是最好的。所以我拿出我的Sony Alpha700相機來準備了。這個角度顯然需要用非常短的焦距來拍,所以我在相機上裝上Sony SAL 1118超廣角變焦鏡頭(f/4.5-5.6,11-18mm)。此外,相機必須整個放在地上拍,這裡是柏油路,又粗又硬,我只好拿一塊軟布墊著相機。 接著,我把遙控快門線插上相機,然後只消找到好的位置和角度就行了。我大概需要先拍個十張,才知道哪個位置最能把整個螺旋梯拍進來。另外,因為這裡明暗反差很大(天空很亮,階梯很暗),我決定使用包圍式曝光,連拍五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整個過程中,從旁經過的路人都以饒富興味的表情看我在幹嘛,但我沒理他們,我和這座壯觀螺旋梯很忙的。 我的構想是創作出具有「圖像美感」的照片,但不用色彩加以渲染。螺旋階梯很多人拍,但我這張風格真的很特別,視角奇異,很難不多看兩眼。創作這個影像, 首先需要的是毅力。這些拍攝主體,沒有毅力去發掘是很難找到的。其次,你也需要一顆超廣角鏡頭,以我來看,一台非全片幅單眼相機至少需要10mm的鏡頭才夠。最後,你的相機需要有包圍式曝光模式。 摘自《攝影達人的思考》,遠流出版 前一篇文章 素人攝手--數位相機新花現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2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04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5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6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7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8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9光復鄉重災區4校 今全面復課2025.10.0710【詩】 秋水渡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美學】生物形態論的藝術心象【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時光映象】荷韻【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