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華(右二)在一旁口說,指導技師團隊為輪椅健檢與保養。圖/伊甸基金會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台灣正步入高齡化社會,身心障礙者也超過一百一十萬人,行動輔具的服務範圍與需求都在擴大。由伊甸基金會與台灣福康共同成立的輔具服務中心,昨天開幕,堪稱是第一家提供輔具維修服務的門市,同時提供門市維修與到府服務。
輔具維修團隊的領頭李殿華、負責經營管理的林錦川,來頭都不小。李殿華是全身癱瘓的傷友,早年擔任公車司機,三十歲時因維修電視天線時,不慎墜落致殘,又逢么女智力受損,妻子無力承擔雙重打擊而離家,他只能選擇振作。
二十多年前,李殿華的輪椅出問題,苦苦等不到師傅來維修,也沒有其他輪椅可代步,心急如焚下,決定請當時讀小學的大女兒協助,自己說一句,女兒拆一個零件,從認識構造開始學,多年下來,他也透過為人服務的過程,了解不同型號的輪椅構造,如今成為輔具中心維修的第一把交椅,平均一天可以維修五至六台的電動輪椅。
林錦川也是重度障礙者,未曾用腳行走過,他認為自己應該學習獨立,「我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別人能做的,我也可以!」從此積極參加各式活動,從當義工到籌組義工後援會、大專聯考殘障考生服務隊,他也建立義工制度,並協助罕病基金會、布農文教基金會,甚至考取政大NPO管理碩士學位。
近年林錦川觀察到,市面上沒有固定的電動輪椅維修門市及配套措施,廠牌不同更限制了維修的時效,便找來李殿華團隊,一起為身障者解決煩惱。
台灣福康董事長蔣清明表示,中心備有一百六十八輛行動輔具,前來尋求支援的民眾一定租得到,數量若不足,也會在第一時間借調。民眾若有輔具維修、租賃等需求,可洽專線:(○二)二五八一八四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