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基因序列就像一串密碼,可從病毒相似度,看出引進來源、時間的可能性。防檢局昨天公布「第三道密碼」,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表示,猜測引進是一、二年或十幾年,話說太早,但現有資訊已說明二種可能,「狂犬病毒若非在台灣已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就是它來自不同感染源。」
防檢局昨天公布前三隻鼬獾(南投魚池、雲林古坑、南投鹿谷)與七月二十三日台東東河咬人鼬獾,基因比對相似度為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一。一周以來陸續公開的,還有這三隻鼬獾與中國大陸染病鼬獾的病毒相似度為百分之八十八至百分之九十二。台大獸醫系教授相互比對這三隻鼬獾,病毒相似度是百分之九十四至百分之九十五。
家衛所長蔡向榮昨天簡短表示,「相似度有百分之九十,表示病毒來源相同。」但專家一致認為,相似度太低。
陳建仁指出,一隻鼬獾棲息範圍約三至五公頃,牠不會翻山越嶺從雲林跑到台東,問題是,現況染病的鼬獾已遍及六縣市,表示病毒大量蔓延在山區不同族群的鼬獾中。此外,法國研究發現,狂犬病要擴散到五十公里外,需要一年,若這些染病鼬獾病毒是同一株,台灣已經傳染許久。
陳建仁憂心地說,雖然狂犬病是RNA病毒,突變機率相對較DNA病毒高,但「基因序列相似度實在太低」,染病時間至少二年以上,但他也強調,若再進一步研究牠的發病率、保毒性,假設一代傳一代,病毒存在三十年不無可能。
「台灣從來沒有狂犬病,一旦有,表示防疫已破功。」陳建仁說,連續好幾隻都發生在相隔很遠的地方,地方擴散如此廣闊,絕非短期造成。「除非是多點移入。」他也提出另一可能,這些病毒來自不同走私動物帶進台灣,各自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