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新北市政府封閉淡水區沙崙海灘,立樁拉繩阻止民眾下海,並對戲水者開罰,日前近百民眾在封鎖線外抗議,副市長侯友宜表示:「為了民眾生命安全,市府堅持封鎖沙崙海灘。」
台灣四面環海,是個海島國家,但海水浴場一個個相繼關閉,民眾戲水何處去?
尤其北部地區,海水浴場寥寥可數。廣大海域與綿長海岸可望不可及,層層限制,早期以國安為由,近年則以安全作藉口,在熱如火爐的炎炎夏日,民眾無處消暑,叫苦連天。
沙崙海水浴場原是北部著名戲水場域,我高中時曾和同學前往戲水。當時設備雖簡陋,但艷陽高照下游泳、玩樂、吃西瓜,歡樂愜意,至今難忘。
近些年雖關閉,每到夏天,盛暑難耐,還是很多民眾前往游泳、沖浪、玩風帆,義消、救生人員假日也會前往維護安全。後因淡海新市鎮興建防波堤,水流、浪潮沖激沙灘,使海水浴場潛藏危機,戲水滅頂時有所聞。
去年七月五名國中生在沙崙海域溺斃,侯友宜要求消防局等單位「不要讓民眾再到沙崙海灘戲水」,並以「堅壁清野」,阻絕民眾接近危險水域,去年迄今有三人下水挨罰。
賀進明表示,舉辦「還我親水權、撤除封鎖線」活動,是以行動證明沙崙海灘不是「危險水域」,要求市府還給民眾合法的休閒使用權利。
抗議民眾表示,市府抹煞很多淡水人對這片美好海灘的回憶,這片海灘不全都是危險的,平緩安全地帶應該開放。
時空轉變,早年封鎖海灘的理由已不存在。至於意外的發生,應可從環境改善、秩序維護「化險為夷」,封鎖不是辦法。如果政府無能為力,不妨讓民間企業經營,不要讓海水浴場一個個關閉。
地球暖化,氣溫一年高過一年,民眾熱得「要跳海」,台灣有親海的優良條件,政府怎能不顧民眾需求!
凡夫(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