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畢業展4 真空妙有 展現無窮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文/記者杜憲昌整理 |2013.07.28 語音朗讀 17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指導教授的話 (連俊名/畢業專題設計總指導教授) 今年佛大第二屆三十五位產媒系應屆畢業生,以「真空妙有」為畢業展主題的發想,乃源自創辦人星雲大師對當時理工學院院長暨產品與媒體設計系全體師生的開示:「真空而能生萬法,妙有而一切皆如;妙有而隨心隨喜,真空而無所罣礙。」 大師勉勵同學於設計過程中保持客觀而不執著,透過心靈的沉澱,展現無窮盡的創意巧思,如此才能透過設計品造福人群。 鹿鳴椅 ‧創作者:魏群 ‧指導老師:羅逸玲 鹿的性情溫和,然一旦遭受威脅或挑戰時,卻能夠展現出無比的威嚴,因而被稱為「溫和的王者」。 這項產品從上述的意象出發,以線與面等元素設計出整張坐椅,側面的線條架構可以產生不帶壓迫的通透感,而正面的架構又能使坐於其上者更顯氣勢。是一項既能彰顯穩重和權威地位,同時也能表現溫和與信任感的設計。 冷漠比鄰 ‧創作者:吳冠怡 ‧指導老師:楊俊傑 城市化的發展和對物欲的追求,使得人們只重視對自己有利的事物,對社會的責任感是愈來愈淡薄。面對這種退步的人際關係,會發現人們在構築個人隱私的同時,冷漠其實也在跟著蔓生。 這部動畫主要就在傳達善念比起冷漠更能帶給彼此快樂。內容講述一群住在同一城市的人們,雖然生活中常有交會,卻沒有讓他們變得熱絡,反而更以無視和冷漠的情緒對待他人;而最終,主動的善念卻意外地拉近了他們的距離。 吹糖求精 ‧創作者:顧源芳 ‧指導老師:楊俊傑 吹糖是一項幾已失傳的傳統技藝,現代的孩子大都不知道什麼是吹糖,更無從體會這項技藝的樂趣。本設計將自古流傳的吹糖九技(挑斷揉盤拉摔捏包吹)轉化為實體的輔助器具,不僅便於收納,同時讓使用者在家也可以輕鬆、輕易地上手體驗吹糖的樂趣;而更重要的,是想藉由這樣便利的方式,讓吹糖這項傳統技藝得以繼續流傳下去。 前一篇文章 台灣行道樹--美景就在眼前 下一篇文章 台灣行道樹--阿勃勒展風華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音樂家李叔同2025.10.1603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2025.10.1604【浮世畫框】 藝術回歸生活喜悅2025.10.1605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2025.10.1606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2025.10.1607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8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大廢除2025.10.1609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2025.10.1610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2025.10.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綠意行腳】很慢ㄟ金針花【生活創意】陶甕有藝思【植感時光】樹界急性子 雀榕的換裝秀【視覺DJ】佇立【植感時光】龜紋木棉好吸睛【草木堪為友】翅果鐵刀木 黃色花序像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