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高惠宇 時事評論員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爆料雇員愛德華史諾登,兩個月來出走海外到處請求政治庇護的尷尬過程,充分暴露了幾個大國在短期需求和長期利益間的精明算計。
史諾登竊取國家高度機密文件後,首先到達香港,判定香港是一個會接納他長久居留的地方。華府隨即迅速以間諜和偷竊罪名要求引渡史諾登回國受審,香港與美國間簽有引渡條約,但香港政府在美國司法部宣布史諾登罪名並要求引渡的同時,快速讓史諾登離開了香港,雖然港府合理化了自己的決定,但香港媒體在評論此案時都暗示了北京的角色。
史諾登輾轉到了莫斯科,兩周來仍在莫斯科機場中轉區等待下一個落腳處,期間幾個強烈反美的拉美國家領導人明白表示願意收容史諾登,但踏不出莫斯科機場的史諾登只能繼續等待。
史諾登案爆發至今已超過一個半月,踢皮球的劇情一時還不會結束。人們看到的,除了幾個大國間精密的外交算計外,也看到美國這個被認為過氣的超級大國,還是有著影響力的事實。
二十九歲的史諾登一開始希望香港(中國)挺他,香港雖沒有依華府要求交出這位爆料者,但也沒有留下他,中國政府顯然認可(或指導)了香港對此事的處理方式。因為就外交而言,此事對北京是個燙手山芋。不久前習近平才剛與歐巴馬在加州陽光莊園有過一次看來輕鬆愉快的私人會面,留下史諾登,引發的長期法律糾紛將困擾中美外交關係。但中國也顯然不會應美國要求交出史諾登。史諾登離開後,香港媒體和議員們一致認為此舉為中國解決了一個棘手的外交問題。
儘管跡象顯示,大陸和香港多數民眾認為應該保護這名爆料英雄,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同美國在全球經濟、軍事以及安全問題方面的總體關係,要比中國大陸和香港民眾的意見重要。
面對NSA這位逃亡的電腦專家,俄羅斯的考慮與中國一樣。史諾登從香港飛抵莫斯科機場後,因護照失效,沒有獲准進入莫斯科,只能留在轉機區,兩天後俄羅斯總統普京透過新聞媒體表示:「如果史諾登想留在這裡,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他必須停止從事目的在於損害美國盟友的工作,即使這種話從我的嘴裡說出聽來有多麼奇怪。」
從中俄兩國的角度來看,迅速讓史諾登離開自己國土,可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防止與美國長期關係受到史諾登案的影響,二是未將史諾登交回美國,也滿足了普遍把這位爆料者當做英雄的中俄民眾情緒。
如果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與美國有著深層矛盾的大國都顧忌收留史諾登,更不用提挪威、奧地利和波蘭,這些也曾收到史諾登政治庇護申請的親美國家了。
即使是最早表示提供政治庇護申請的厄瓜多,曾一度對莫斯科有可能接受史諾登感到鬆一口氣,因為就算是拉丁美洲的反美前鋒,厄瓜多因為擔心受到美國經濟制裁,在是否接受史諾登的問題上一直舉棋不定。
因對史諾登也表示過歡迎,另一反美的玻利維亞總統從莫斯科飛回國內的專機,在向幾個親美的歐洲國家申請過境或落地加油,皆遭到拒絕。
在史諾登的爆料中,顯示美國NSA也曾監聽過若干歐盟成員國大使館和領袖們的電話,引發一陣嘩然。美國擔心:由此引發的憤怒是否影響美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前景。但歐盟主席巴羅佐仍表示,貿易談判將如期開始進行,前提是美國要同時啟動有關其情報行動的磋商。
由這樣的發展情勢看來,史諾登最後回到美國手中,是很可能的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