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摩崖石刻 修復工程科技化

 |2013.07.18
93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福建省武夷山景區內的四百多處世遺「摩崖石刻」,已於本月初修復完畢,以新貌迎接遊客。武夷山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地。

「景區現存四百一十六方『摩崖石刻』,主要分布於九曲溪沿岸及雲窩、天遊峰、大王峰、一線天、水簾洞、桃源洞等景點。」武夷山景區世遺局監測中心主任俞建安表示,這些石刻最早的可追溯至東晉郭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由於光照、風雨、磨打等自然及人為因素影響,部分石刻受損嚴重,並伴有開裂、滲水跡象,有些文字完全風化,已不能分辨出字體,且苔蘚的附生和喬木類植物根系的延展,也對題刻造成破壞。

「武夷山景區管委會每隔二、三年用紅漆對『摩崖石刻』進行重新描摹,但由於風化嚴重,塗描的材料不久就會褪色。」俞建安表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金支持下,從二○一○年起,景區開始對「摩崖石刻」進行大規模的資料收集和修復工作。

俞建安指出,首要工作是建立武夷山「摩崖石刻」保護系統,用GPS定位所有「摩崖石刻」位置,並用微距攝影收集圖像、建立數據庫,每隔兩年會掃描石刻,並和歷史數據比較,發現有變化即開展修復。其次,用專業顏料對石刻進行描紅、苔蘚清理、排水系統清淤等處理。

此外,武夷山景區管委會還專門設立監測中心,常年對包括「摩崖石刻」在內的文化遺產跟蹤監測和保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