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數著無盡的晨昏

李東霖 |2013.07.05
1848觀看次
字級
祖母的家,不似圖畫書上所繪的那種有廣闊庭埕的矮房子。圖/錢靖芬

祖母的家,不似圖畫書上所繪的那種有廣闊庭埕的矮房子。無論如何回想,我都只記得那是一幢漂浮的樓房。像是切下來的蛋糕那樣,一片。瘦瘦細細的,尾巴角角還因為用刀施力不均而歪斜收邊的片狀建築。它擠在市中心的一條商店街上。因為太狹窄了,這條街路一直被規畫為單行道,只允許以一個方向進去。

幼時聽大人說,老家這一塊地是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人離去時,曾祖父母進城裡占到的。於是揣著一個空飄的家族降落,試著在此散葉。

因為地段甚好,在祖父經營的雜貨店收掉之後,原先規畫為店面的一樓,先後租給非連鎖咖啡店和一間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的商行,業務內容約是東南亞外籍人士的金融匯兌。

回老家探望祖父母的固定模式,父親在窄巷裡把母親、我和妹妹自轎車放出,他駛車於鄰地逡尋一個停車位,我們則魚貫鑽進店面與鄰鋪之間的一條邃暗小道上樓。於黑暗中直達二樓,喚人、問好,不曾在一樓多作停留。

所以,雖說是樓房,但從我的記憶所能夠捕撈之最初,祖母家就已經漂浮在二樓了。



因為是市區的房子,格局很是奇怪。狹長的老房,一層只有一面短邊開了窗,尾巴全是黑溜溜的冷廳和黑房。

靠窗的房間獨享了整排的窗子,夏天熱得要命,而冬夜從老窗縫隙吹進來的風,甚是刺骨。

至於用衣櫃和木板隔出的第二間房間,我最後的印象,那是小姑姑的房間。陰沉,除了稀薄的從衣櫃和天花板之間高高插進來的光刀,門關了上,這就是一間祕密的閨室,不見天日,不見隔牆花影,剛好配給未婚的小姑姑獨守祕密。

接著是人多嘴雜的客廳。

這個客廳,在飯後,全是男人。李家的男人,只在客廳坐著,等小姑姑把茶端到。在這個老房子裡,廚房的灶爐是祖母的,貼著流理台一字排開的則是四個嫁進來的女人。做飯烹菜、收碗拾筷、清碟洗盤都是。

漂浮樓房的最裡面,也就是那個切壞的蛋糕邊角,格成一間畸型的大房間,說不出那是什麼形狀。任意五邊形吧,很隨意的一刀切出來的那種。因為藏在最最深幽的盡頭,像一座深宮,在陽光進不來的尾處,默數著無盡的晨昏。

與所有上了年紀的建築一樣,漂浮樓房的房間安排大致也有它的規則。假裝好意讓出最大間的房間作為每一任媳婦的新娘房,排在父親前面的兩個哥哥和最小的弟弟依序娶了妻,這座深幽盡頭的那間畸形房,向來用以關納初來乍到的新人。

畸形房的正上方,三樓的這個位置,是公媽廳。除了一尊低著頭的菩薩,還有一塊厚厚重重的祖先牌位鎮壓,都是用來嚴加看管深宮裡這些人們的。

一個不小的家族擠在裡面,姑嫂妯娌誰也不敢生氣。

而氣悶久了會生病的。所以,在浴室的前面,從客廳通往最盡頭那座深宮的過道,開了一個天井,不僅給養在過道上的萍草呼吸,也讓家族女人的氣換一換。

賣車的小叔叔娶了一個名叫春蘭的女子。新式作風的阿嬸在大房間裡掛了兩張忒大的婚紗照,夾在厚重的金屬方框裡,一幀掛在梳妝的鏡台上,一幀掛在床頭。

我記得那間房的眠床特別地大,大床睡上夫妻兩人綽綽有餘。床頭掛有眠於此地的兩人的照片──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結婚就是葬在一起,如墳墓。

有一次,祖母命小叔叔在阿嬸的枕頭下塞進一張符,乖乖咒。

阿嬸莫名地也很快就發現了!劇情一點兒也不拖棚。接著是報警、是嚷著要離婚。

洗罷碗筷的伯母一邊塗抹護手霜,一邊碎碎說道:「你啊,不要看你阿嬸這樣文文靜靜的,他可嗆辣得很。」那個家裡的人最愛總括性地替人按上綽號,例如我很小的時候就被喚作「查某體」。背地裡,妯娌都說阿嬸是,小辣椒。

後來,小叔叔偕我的父親出國從商,在老屋裡留下一缸無根的浮萍。缸子裡,黑溜溜的,看不到底,見不著根。



小姑姑的祕密或也不少。除了體重和保險受益人,她最精采的祕密,推測是持假學歷至鄉間的一所技術學院任教這件事吧。

小姑姑、小阿姨,這種相對年輕的親族長輩,通常會是家族小孩中的囡仔王,率孩群上商店買糖,或者只要出門就有小孩欲綴。

我好像也曾經這樣將她定位,但也不知道是因為幼時看來枯瘦難養還是怎樣,小姑姑就是不喜歡我和妹妹。堂的、表的兄弟姐妹玩著玩著吵起架來,她便會最先責備我。至於恨,則是被她誣賴暗暗偷了東西開始。

「我沒有……」還沒說到一個可以畫落句號處,沒有呈堂,就被剝奪任何辯護的機會。跳過申辯、省略上訴,直判有罪,就是人犯,沒有嫌疑與否。就是有罪。

「莫佇遐應喙應舌。」總有什麼東西在鎮壓一切。於是只能默數。如果吞不下去,就噎哽著吧。

「阿嬤記得你最愛吃滷蛋了!」赴城市念書之後,一次過年過節之類的餐桌相聚,祖母挾了一顆黑黑的滷蛋放進我的碗裡,一邊說道。

我很驚惶。我什麼時候愛吃過滷蛋了?趕忙澄清,我從來沒有愛吃滷蛋過。一桌子的男人,叔叔伯伯卻都附和著說我從小愛吃滷蛋。

怪哉,我明明就恨透了滷蛋,每次被硬逼吃滷蛋,都哺得乾噎噎,含著眼淚吐嘔在桌面。然後就是一陣打。我什麼時候愛吃過滷蛋了?到底是我遺忘了,還是廳裡愈來愈暗,暗到很多物事都看不清晰了?

「我沒有……」算了,擠在昏暗的家族裡面,誰也不敢生氣。就噎著吧。

那一幢漂浮的樓房,飄忽忽搖得我暈暈作嘔,彼條狹窄的街路,只許一種方向進入。陽光經年晒不進天井,只有老窗一逕吹入冷冷的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