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正進行首次試驗性應用航行,三日在南海「蛟龍海山」區下潛,並在海底發現大面積的鐵錳結核,以及多種前所未見的神秘海底生物。
據新華社昨日指出,三日下潛的「蛟龍號」號帶回八塊鐵錳結核,其中五塊比雞蛋略大,另三塊則比成人的拳頭還大,表層都呈黑色。
參加下潛的海洋生物專家李新正表示:「這個海山區海底生物個體數量雖然不多,但種類很多,就我看到的就有六、七個大類的十多種生物。很多在文獻中都沒有見過,非常震撼。」
「蛟龍號」在六月十七日至二日南海冷泉區連續下潛四次,並搭載首批三名科學家,採集到碳酸鹽、蜘蛛蟹、冷水珊瑚、毛瓷蟹和貽貝等大量海底珍貴樣本。按計畫,「蛟龍號」還將在「蛟龍海山」南海海域下潛二次,繼續進行科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