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等了七十八年的遲來正義!國民黨原抗日老兵在大陸因「身分」備受歧視,孤老無依、處境堪憐,香港人大代表今年三月向大陸民政部遞案反映,現決定按《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將這些老兵納入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大陸網友評論稱,早該給了!
國民黨抗日老兵因國共內戰緣故,被中共視為「階級敵人」,且早年對日抗戰僅宣揚共軍英勇,也讓大陸民眾誤認無國軍參戰身影;近年大陸對抗日史實逐步解禁,胡錦濤更正面肯定國民黨的貢獻,「正藍」抗日老兵晚年處境開始受到民間關注。
這批身處社會底層的抗日老兵,根據大陸民間團體估計,目前人數約有五十萬。現多已八、九十歲且晚景淒涼。日前大陸媒體報導,抗戰時期曾擔任國民黨重慶軍部警備司令部情報組組長、現年九十三歲的老兵陳士麟,獨自蝸居在雲南昆明一處公廁旁的小房間,一住就是三十多年,而他的心願是想到台灣看看。
在二○一一年,《羊城晚報》也報導,高齡九十歲、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倖存老兵楊根奎,因無法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導致生活難、看病難,為此他專程向民政部門申請養老金,所得答覆竟是:「那你只有去台灣找國民黨給你落實政策!」
能幸運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兵,一個月也僅七十二元人民幣、約合三百六十元台幣,生活依舊艱苦;近年不少大陸民間組織自發募款資助,香港人大代表王敏剛在了解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給予抗日國軍的扶助後,於今年三月兩會時,遞案要求優撫原國民黨抗戰老兵。
大陸民政部於六月發出批復,王敏剛二日將此歷史性紅頭文件上網公布,文件稱將符合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條件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保障範圍,優先優惠住進敬老院,並透過社會捐助等進行幫扶,可邀請參加紀念抗戰勝利等活動以及元旦春節給予慰問。
儘管大陸網友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早該給了,但擁有百萬粉絲的香港衛視執行台長楊錦麟在微博表示,「這是了不起的一次實事求是的進步。」長期關心老兵晚年的《新週刊》社長孫冕也發微信說:「看到這個紅頭文件百感交集,老兵有救了,心沒有白痛!淚沒有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