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昨起至九日舉辦首次「全國核應急宣傳周」活動,並公布新修訂的《國家核應急預案》,其中明確要求,在核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準確訊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並按國務院規畫,組建三百人的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救援隊。
國防科工局長馬興瑞表示,大陸針對核應變能力已顯著增強,包括國防科工局已籌組了四個國家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援中心、六支應急救援分隊,也加強了核設施營運單位的核應變基礎能力。在相關省區市中,已有十六個省建立核應急委員會和相應的辦事機構。
大陸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則表示,目前,大陸已初步建成國家核應急警報、核應急監測、核應急輻射防護、核應急醫學救治、核應急航空監測、核應急氣象監測預報、核應急海洋監測和核應急行動等八類專業技術支援中心,以及環境輻射監測、海洋輻射監測、食品和飲用水輻射監測、醫學救治等四個網路。
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許平表示,修訂後的《國家核應急預案》,增加了各級核應急指揮部的職責,最重要的是要求按照訊息公開的原則,必須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準確訊息。
大陸的核應變能力由國家級核應急能力體系、省級核應急能力體系、核設施營運單位及其上級主管單位建設的核應急能力體系三個層次構成,其中也包括軍隊的核應急力量。截至目前為止,大陸運行中的核電機組已達十七台,二十八台正在興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