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清華演講 引管子開場

 |2013.06.30
1079觀看次
字級
南韓總統朴槿惠(左)二十九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圖為清華大學教授陳來(右)贈送朴槿惠馮友蘭的墨寶。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正在中國訪問的南韓總統朴槿惠周六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她以中文開場及收尾,演講中也用了韓語。在演講中,朴槿惠數次提及中國的古語與成語,她的中文「字正腔圓」,獲得在場學生陣陣掌聲。

朴槿惠的演講上午十時許開始,主題為「邁向新的二十年韓中兩國信任之旅」。約有四百多名清華大學學生與二十名南韓留學生代表前往聆聽。

一見面與清華學生致意時,朴槿惠就用中文引用了《管子‧權修》中的「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等,盛讚清華大學培養了包括習近平在內的政治領導人和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必將給中國開啟美好未來。

在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時,朴槿惠說自己年輕時曾夢想當一名電子工程師,但失去母親和父親的悲傷讓她轉向哲學閱讀,她稱諸葛亮寫給兒子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讓她受益終身。

在論述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朴槿惠引用《中庸》的「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說國家之間的相處需要「君子之道」。演講結束時,清華大學特意將馮友蘭的晚年書法作品「一片冰心在玉壺」贈送給朴槿惠。

媒體預測中韓成同盟

朴槿惠周六下午轉到西安訪問,周日回國。這是她就任以來的首次中國行。有分析說,南韓歷任總統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訪問中國時,都選在北京大學演講。朴槿惠選在清華大學,可能因為清大是習近平的母校。

有媒體分析朴槿惠的訪華之旅可能重塑東北亞地緣政治平衡。在周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為朴槿惠設下午宴,中國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也與朴槿惠舉行會見。

南韓《中央日報》稱,中韓建交二十一年來,第一次迎來從「經熱政冷」走向「經熱政熱」的新起點,報導甚至以「同盟」預測兩國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