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海洋大學昨天舉行「六十週年研發成果發表暨展示會」,發表了九項研發技術及展出十一項研發成果,如「船舶監控管理系統—海圖導航資通訊平台」、「養殖水質遠端即時監測系統」和海藻抗病毒健康食品等。由於之前發生的「廣大興二十八號」漁船槍擊事件,讓可及時取得船位和漁獲狀況,並偵測漁船是否進出受限海域的漁船監控系統備受矚目。
海洋大學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教師張淑淨研發的「船舶監控管理系統—海圖導航資通訊平台」,可及時取得漁船位置和漁獲狀況,並偵測是否進入限制海域,可作為越界爭議的佐證,或掌握狀況以利救援。
張淑淨說,船上只要裝設「船位自動發報器」,就可以透過衛星定位與通訊功能,自動傳送資訊到漁船監控管理中心。一旦被指控越界,就可透過系統,在第一時間將船位記錄下,提供研判狀況及擬定對策參考,以科學數據作為抗告的有力證據,保障漁民權益。
這套系統也提供多元資訊,能偵測漁船是否進入某些僅提供航行的區域,可作為越界糾紛的佐證;而當漁船遭遇意外、失聯或遭挾持等狀況時,也可供救援之用。
海大食品科學系教授吳彰哲利用靠海之便,仿效「神農嘗百草」精神,從紅藻中提煉出「硫酸多醣」,經證實可有效吸附腸病毒,抵抗病毒感染細胞,已與廠商簽約技術移轉。
由吳彰哲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出的保健食品「藻多醣」,從紅藻中萃取海藻特有的硫酸多醣,具有調節生理機能、增強體力、抵抗外來病菌等效果。
吳彰哲說,腸病毒發生在孩童身上的致死率相當高,未來這項食品除了幫助國內孩童,也可外銷到東南亞鄰國。
而比起靈芝中的多醣體,藻多醣從海藻中提煉成本較低,經動物實驗證實可有效吸附腸病毒。且為了讓小朋友不排斥服用,特別添加優格風味並製成粉狀,可直接與奶粉或開水一起沖泡服用,目前已取得台灣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