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天到了,皮膚科門診發現,手掌及手指兩側長汗疹患者明顯增三成,患者手指兩側或手掌,長出一粒粒的水泡,有些還會化膿、奇癢無比。醫師建議少接觸清潔劑或熱水、髒水,可減緩汗嫛疹發作。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夏天流汗洗手頻率高,易誘發汗疹,近來門診發現手掌、手指兩側長汗疹的患者增多。一名二十六歲女性近來雙手掌布滿汗嫛疹,不停抓癢抓到破皮、流血,差點引起細菌感染,還好就醫治療後已慢慢恢復。
趙昭明說,汗疹屬於內在型濕疹,天氣不穩定、身體免疫差時就會誘發,確實較難預防。他提醒長汗疹時,千萬不要亂抓,以免破皮引發細菌感染,嚴重甚至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汗疹發生原因不明,有可能是過敏或接觸某種物質引起。他之前曾收治一名患者手指端長汗疹,在國外看過很多醫師都治不好,後來檢查發現原來是接觸或吃到含鎳的東西引起。後來他避開罐頭含鎳物品,就減少復發。
為什麼夏天容易引發汗疹?蔡呈芳解釋,可能是夏天易流汗,洗手頻率增加,皮膚角質層易遭磨損。
他建議長汗疹時盡量減少皮膚磨損產生傷口,並且少接觸清潔劑,平時可塗抹凡士林或不含防腐劑、界面活性劑及香料的乳液,減緩汗疹嚴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