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松鼠

鄧文瑜 |2013.06.20
1778觀看次
字級

公園松鼠

在準備考試的期間,我常去公園隔壁的圖書館。每天早晨,帶著包子,坐在石椅上邊吃邊發呆。我不喜歡吃包子的全部,只喜歡吃被內餡潤溼的部分麵皮,剩下的部分雖有麵香,但吞嚥時往往難免乾窒。而內餡我也不喜歡,也許是居住在客家市鎮的關係,口味往往過油偏鹹。

明明沒有那麼喜歡包子,但,能方便攜帶的食物,也只有它了。而且從蒸籠取出的包子,騰雲駕霧的模樣實在是非常溫暖。早餐不碰冰冷,也是我的一點堅持。

一如往常,我面向草原,看著飛高飛低的麻雀,以及在地面彈跳前進的麻雀,腳爪細瘦卻足以支持圓潤的鳥身。我用手指將麵皮,沿打摺之處,小片撕下,發酵留下的孔洞,暴露在日光下。我將麵皮搓成類似BB彈的大小,但不致過分緊密,希望保有鬆軟的口感。

一顆顆朝雀群拋去,有的唧起麵球,飛至小徑旁的高樹安心享用。也有的在草地上爭食,小小的麵球,這時我便趕緊再拋出一顆止息紛爭。而這顆包子除了與麻雀分食也餵松鼠。

記得小時候,只有在郊區的大學,滿是松樹的校園裡才能看見松鼠。但如今公園整修過後,松鼠竟然變成常見之物。公園裡的松鼠爬得樹不高,也許是運動量少,大多發胖了。有的甚至像貓一樣大,令我難免擔心,當牠在樹枝間跳躍時,究竟安全與否?

許多人覺得松鼠可愛,但認識久了,我覺得牠的臉根本是老鼠,只因為蓬鬆的尾巴讓人覺得可愛。而老鼠像蚯蚓般細長的尾巴,裹著稀疏的毛便吃虧了點。因此,我並沒有特別喜歡松鼠,對我而言,牠和麻雀是差不多的,甚至是多喜歡麻雀一點,雖然麻雀彷彿鳥中蟑螂,生命力旺盛,繁殖力更是驚人。

我往往先餵麻雀,再餵松鼠。給松鼠的麵皮,我不會搓得圓小,反而是撕成厚約三公釐,兩公分乘一公分的矩形,希望牠因此有飽足感。有的松鼠不怕生,會接住我拋出的麵皮,彷彿無聲地擊掌,坦率地在我面前咀嚼。有的松鼠比較害羞,會在麵皮落地後,靠近,迅速用前腳拾起,嗅聞,再背對我吃食,或著直奔樹梢,於葉叢享用。甚至有的松鼠嗅聞、咀嚼幾口後,便棄置麵皮不食,自顧自地離去。我只好撿起剩餘的部分,朝向草地上的麻雀拋去,暗自希望牠們不會嫌棄松鼠的口水。

準備考試的一日之計,便是麻雀與松鼠陪著我開始,牠們總是安安靜靜的,讓石椅上的我忍不住想打瞌睡,甚至發懶,不想走進圖書館,希望自己能加入它們,在草地上滾動,或在樹枝間跳躍,可惜我沒有蓬鬆的羽毛,也沒有保持平衡的尾巴。希望終究是希望而已,像松鼠一樣,不特別討我喜歡,在樹枝上跳躍,不常腳踏實地。

忘傘之交

大學畢業兩年,我與洋子各自浮沉,各自想過報考研究所與否,卻不約而同的選擇就業。真正的友情是從畢業後才開始的,解除學校、系所、班級的框架,解除社團、同學的人情壓力後,時空開始對一切情誼展開汰舊換新。

我以為和洋子之間的友情過不了時空物競天擇那關,以為我們還不夠朋友。但,當一切安頓下來之後,斷掉的緣分又再次牽上線了。隔著skype,我們像回到msn的時代一樣瞎聊,大學時痛苦的回憶如今既是笑話,又像是友情的密語,只有洋子與我知道的。

見面之前,洋子一直提醒我她變了,我以為是真的。但見面之後,我發現洋子還是洋子,智慧曖曖內含光,妙語如珠令我狂笑不止。雖然最初生疏是難免的,但在咖啡店裡,幾句聊天之後,該是朋友的我們終究還是朋友。

回家後,我接到一通電話,洋子說,她的傘忘在咖啡店裡。我答應她隔天去找找。結果很順利的找回了,看著洋子的傘,我想起她在大學時也是用這把傘,但畢竟是太低調的黑傘,使得我在電話裡再三跟她確認,才放下了心。

到了下個禮拜六的中午,我搭火車去台北,送傘給洋子。我們約在台北車站二樓的素食自助餐,邊用餐邊聊天,餐後各自有事遂分開了。關於台北,我始終不熟悉,從台北車站搭捷運到劍潭上課,在走到劍潭青年活動中心,便是我唯一認得的路。那天,直到下課我才發現自己的傘忘在自助餐廳,上課的朋友Hui陪我回去找傘,卻找不到了。

那把傘也是從大學便開始陪著我了,雖然有幾支傘骨斷了,但我還是捨不得丟棄它。難道是命運逼我換傘,一時之間我有點想哭,不過因為Hui突然請我喝飲料的緣故,眼淚又被嚇了回去。

搭火車回中壢的路上,我咬著吸管,想著傘還會掉在哪裡呢?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發簡訊給洋子,跟她說我的傘掉了,好白痴喔,送傘給妳,結果忘了自己的傘。或許是命運在冥冥作祟吧,我和洋子必須有人要丟掉一把傘,才不會散。自找解釋向來是我擅長的無用天賦。

隔天上班,我在家裡放傘的地方找傘,竟然意外找到那把理應消失的傘。我看著它,直覺是神明幫我送回來的。但是向母親說起這件奇事後,她覺得是我根本沒有帶傘出門。我傳了訊息告訴洋子傘找到了,問起她是否有我帶傘的印象。洋子說她沒注意到,因此抱持和母親一樣的看法。

夜裡,我傳訊給Hui,謝謝他陪我去找傘,耽誤了搭車回家的時間,同時也告訴他傘找到了,之後又說了自己的直覺。他沒說信與不信,只說也許是我不該失去那傘。

雖然有時粗心,但那天我清楚記得自己帶傘上了火車,也記得確實是忘在自助餐的椅子上。但怎麼傘自己回家了呢?到底是神蹟還是自己健忘,我也不想深究。可是如果真的是神明幫我送傘回家,那未免大才小用了。而且神明如果想幫我的話,我才不希望將神力用在找傘之上,應該完成別的心願才不可惜。

畢業兩年,我與洋子還是半斤八兩,太多共同的呆事彷彿笨蛋基因一樣,鑲嵌在我們的染色體裡。在skype上,我對洋子說,欸,原來我們是忘傘之交呀。洋子說,哈哈,我才不要這種和忘年之交有點關係的稱號。終於我們也到了在意年紀的年紀,二十歲以後的生日都是提醒,而且一次比一次煎熬。也許有一天,我和洋子都真正老了,老到忘了自己被時間追殺的過往,可以無視老,真正忘年。不知道那時我們之間又會變得如何呢?真正的友情在十年、二十年,甚是三十年後,五十多歲的我們還會有這麼多共同的蠢點嗎?還是除了傘之外,忘掉的東西又變得更多了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