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年立委選舉,我到附近的學校投票,校園中巧遇過去教過的學生。原來她在這所學校任教,教的是頗須耐心和愛心的特教班。
她上大學時,我已退休搬到高雄去,彼此常有信件往來,談生活、分享學習心得。女孩文采斐然,高中時代就讓我驚豔,一手娟秀筆跡,更是賞心悅目。幾年後我再度遷回台中,竟和她失聯,十分惋惜。沒想到無意中又重逢,開啟了我倆每年寒暑假的一期一會。
許多學生跟我熟稔後,經常沒大沒小地開玩笑,只要不過分,我也不以為忤。但時代不一樣了,聽同事說,有些學生對老師用直呼名諱來表示親切。這個學生不一樣,對我恭敬有加,言必稱「老師,您……」,謹守弟子之禮不逾矩。
女孩在彰師大修特教和國文兩科系,課餘兼家教、學有氧舞蹈;執教鞭後,為了興趣而學做西點麵包,考有丙種執照。冬天的晚上,當她送來剛出爐,外酥內軟,香味四溢的糕點時,我感動地說不出話來。
她學業、工作兩相順利,且出身良好的家庭,但情字這條路卻走得極為艱辛,深陷情淵,糾結多年。
相戀的男友,因某些因素,一直不能獲得女方父母的諒解,她曾經被禁足、責打,身上有多處傷痕,然而,從不軟弱。她的愛真切又強烈,為守護這塊情感版圖,她做了一生中唯一的叛逆。
父母以豐厚的人生經驗提醒她,別只顧著享受眼前的旖旎風情,而看不見現實生活的風霜雨雪。方式也許激烈了些,但出發點是善意的,來自經驗累積的價值觀,並非全然主觀,值得多加參考。我由衷希望我親愛的學生善體親心,和父母做進一步溝通,親子間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愛情是一種私密的感覺,豈容旁人置喙?我不知該勸女孩放下這段感情,嘗試其他選擇;或是勸她勇往直前,爭取戀愛自主,開啟那扇沉甸甸的大門。悲歡憂喜,總要親自走過才是人生。
相信那個男孩,必也捨不得女朋友在煎熬中輾轉,而奮發向上,求取更高學歷、事業更上層樓,拉近差距,早日被女方父母接納,化成見為祝福。我和女孩約定雲開見月那天,一定來喝這杯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