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昨日出席「民間公共衛生論壇記者會」時表示,食品安全工作缺錢、缺人,原因是政府稅收太低;他也強調,檢驗儀器非常精密,不能什麼都要「零檢出」。
楊志良指出,食安問題的根源,「問題在財稅制度」,台灣的稅賦在民主國家中數一數二低,若參考先進國家稅率,台灣近幾年可能少收逾兆元稅收,以致政府許多該做的事無法做,包括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掛帥,楊志良卻認為,現在檢驗機器精密到連幾個分子都能檢出,如果所有食品堅持什麼都要「零檢出」,大家可能會沒有東西吃,一味追求生機飲食,作物完全不用農藥,將會使食物產量大降,很多人會餓死。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成大公衛教授陳美霞說,每年九千多億元的全國醫療保健支出,公衛部門占不到百分之五,食物藥物管理局經費僅占衛生署百分之二點七,人力占百分之十點六,四百七十四個人力要包辦國產進口食品、食品工廠登記、食品製造業者登錄、飲食攤商、小吃店輔導等,有限人力做無限工作,負荷不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