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建成國中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設計「藝術家駐校教學計畫」,將公共行為藝術融入課程,創造出一系列形式豐富、內容有趣的作品。
圖/建成國中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建成國中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設計「藝術家駐校教學計畫」,將公共行為藝術融入課程,像是肢體開發、制服改造、紙箱彩繪、快閃表演以及校園環境等,創造出一系列形式豐富、內容有趣的作品。
表演藝術教師張巧明、美術老師姜育璿與當代藝術館的藝術家葉育君參與此項計畫,共同研發創意課程,帶領二百八十七位八年級的同學,以八周的時間,完成跨科目的藝術學習和集體創作。
教務主任陳貴馨表示,這項藝術課程分為四個單元,分別為「制服變裝秀」、「紙箱隱形超人」、「建成健康乖乖操」、「心靈明信片」。
陳貴馨表示,「制服變裝秀」就是以建成國中的制服為基底,混搭學生從家中帶來的汰舊衣物,透過學生的創意巧思和分組的集體創作,激發同學之間的互動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作品完成後,進行課堂走秀活動,鼓勵學生將個人創意從靜態的物件和圖像延伸為動態的才藝表演。
「紙箱隱形超人」以兩人一組合作,利用平凡紙箱彩繪、丈量、切割、剪貼、組裝等步驟,製作出別具個人風格的紙箱面具。
「建成健康乖乖操」除了結合原有的養生氣功、瑜伽元素之外,陳貴馨表示,還加入了學生平日在校園內的例行性動作,如擦玻璃、撿垃圾、照鏡子、護眼運動等,並在校慶當天快閃演出活動,帶來了令人驚喜和朝氣活力的氣氛。
「心靈明信片」讓每一位同學從校園環境中探索自己最喜愛的角落,藉由剪接、拼貼的蒙太奇手法,將校園風光照片改造成超現實的內心世界,構出一幅像是美麗的明信片。
獨樹一格,他校的學生也都很羨慕,是不同於以往美術或表演藝術課程的全新體驗。
校方表示,作品從即日起至七月二十一日,在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的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展出,歡迎民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