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核電大問題 集體發揮智慧

莆田客 |2013.06.04
1038觀看次
字級

馬英九總統邀通訊社、報紙、雜誌、網路新聞、廣播及電視等三十餘媒體主管和記者,大陣仗完成兩天一夜「能源之旅」,訪視各項能源設施,夜宿核三廠,行政院長江宜樺及有關官員浩浩蕩蕩同行,這是台灣核能電廠史上第一遭,也是馬總統上任五年來少見「大動作」。

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強調,馬總統希望透過與媒體互動,讓媒體了解政府的能源政策、各種能源選項及政府在再生能源方面的努力,至於核四廠是否續建,馬總統沒有預設立場。

核四廠是否續建鬧得沸沸揚揚,是否廢核更成了政治議題,馬總統為了平息爭論,用心良苦,大陣仗邀媒體進行「能源之旅」,希望能有公平客觀的論點。但在「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台灣社會,能否發揮作用,有待觀察。

核電是專業的問題,核四的存廢本應回歸專業,尊重專業,但在情緒多於理性,外行凌駕內行的氛圍裡,幾乎無法理性探討,只看誰的聲音大,誰的動員力量強,民粹高於一切,連官員、民代都不敢違背,造成真假不分,是非不明。

無論聽證會、公聽會,專家學者苦口婆心分析說明,甚至警告,依舊「你說你的,我信我的」,各有立場,各有堅持,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永遠在原地踏步。這次「能源之旅」會有多少改變,多少作用,一般人都抱懷疑態度。

最近有一本探討台灣教育的新書問世,重點就提到台灣的教育長年來強調個人競爭,不求團隊合作,像層層考試,就以排名序,拚得你死我活,好像別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阻礙,隨時提防別人的超越,更見不得別人好。

現在是講求團隊的時代,像核電問題關係這塊土地上每個人的生存,就應集體發揮智慧,理性而冷靜討論,找出一個最好的公約數,而不是「你扳倒我,我扳倒你」,不管你死我活,結果都成了輸家,國家也因而停滯不前。

莆田客(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