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花串 圖/楊麗玲
文/楊麗玲
接連數日陰雨,路面長了青苔,心情也溼漉漉地。
今晨,咖啡花開!
悶溼的心情似乎照進了光,嗜飲咖啡多年,還是頭一遭有幸遇見咖啡花。
斜風細雨中,我撐傘走進咖啡莊園近觀,但見十幾、二十幾朵小花簇生於葉腋,宛若白色花球一簇簇地在枝上形成美麗的花串。那香味幽然,漫泗於潮溼的空氣中,近似茉莉花香的清雅,但較明朗些,飄逸中,別有一股爽颯。
可惜,咖啡花短壽,兩、三天就會凋謝,接著漸漸長出綠色果實,待成熟為櫻桃紅,俗稱櫻桃豆時,就能採收。
或有人以為台灣種咖啡是近年興起的新農業?其實,台灣種咖啡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早在西元一八八四年德記洋行英商就從馬尼拉引進阿拉比卡咖啡,種在台北縣海山地區;日據時期更大量試種,一九四二年,全台灣種植面積已將近千公頃,因質優曾被選為皇族飲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漸漸沒落。
九二一大地震後,淺根性作物檳榔,蒙上惡名,破壞環境衛生、不利水土保持、長期食用易罹口腔癌等負面印象,使銷量跌落谷底。
為了求存,農民們得另找生機。由於阿拉比卡咖啡性喜半遮蔭、土壤排水性佳的中高海拔山坡地形,許多農民試種在檳榔樹下,形成了咖啡、檳榔共生的獨特景觀,與國外在平坦土地上大面積種植的咖啡莊園景象大異其趣。
氣候、土質與自然農法栽種,加上人工採摘,層層把關篩選,台灣咖啡不僅比一般進口咖啡質優,口感香韻甚至不輸國外莊園級精品咖啡,且檢驗「無農藥殘留、低咖啡因」,就算晚間連喝數杯,也不會心悸或睡不著!
因為愛喝咖啡,我對咖啡花特別好奇,倍覺親切!
所以咖啡花一開,附近種咖啡的農民就趕緊通知我來。
他說,咖啡每年約可開花四次,每次間隔約一星期,也就是說,在最近兩個月內,只要下雨過後,都有機會欣賞到花開美景。「透早,在眠夢中就聞到花香,醒過來,跑出去看,發現園子裡開滿了白花,有夠水、有夠香啦!」那農民說著,憨直的笑聲朗朗。
我想像著他的描述,腦中浮現一個孩子在莊園裡奔跑,瞪大好奇的眼睛四下張望,斜風細雨中,花的雪白,葉的濃綠,霧氣霪霪如墨色淋漓,層層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