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期兩個月的「台北霞海城隍文化季」,明天以「城隍文化特展」揭開序幕,廟方透過動漫、微電影,介紹廟內找姻緣的月下老人、保庇家庭和諧的城隍夫人、祈求早生貴子的註生娘娘等眾神明的「工作職掌」。
位於台北迪化街的台北霞海城隍廟,落成至今近一百六十年,霞海城隍原是泉州同安移民的守護神,同安人於一八二一年帶著城隍爺到艋舺發展,一八五三年發生艋舺族群械鬥後,信徒冒死護送城隍金身避走大稻埕,在這場械鬥中,同安移民死傷者達三十八人,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年)創建「霞海城隍廟」,乃將其配祀西廡尊稱「義勇公」。主辦單位把這段故事策畫成「霞海城隍在艋舺」特展,於六月八日至八月二十五日在剝皮寮鄉土教育中心展出。
「台北霞海城隍文化季」的重頭戲—「五月十三迎城隍」,將於二十日舉行,城隍爺在陣頭陪伴下出巡遶境,除了為城隍爺暖壽,也藉由城隍爺出巡,保佑地方掃災招福。為維持活動期間安寧,十三日會先放軍安營,讓五營軍隊鎮守境內五方,至於十八日的暗訪,則是先把有形無形的髒東西趕走。
此外,為感謝城隍爺的保庇,台北霞海城隍廟從十三日起一連十三天,邀請一心、春美、新櫻鳳歌仔戲團及小西園掌中劇團,演出二十六場傳統戲曲匯演,永樂廣場也自六月十二日起至七月十三日期間,每天上映露天電影院,讓民眾體驗戶外看電影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