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真的!繪圖/達姆
這不是真的!
風一吹,草木就會沙沙作響,怎麼可能認為植物不會發出聲音呢?但是當大地一片寂靜,無風無雨,也沒有動物來騷擾時,植物可能主動發出聲音嗎?
答案是會的!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收錄到來自樹幹裡的聲音,只不過頻率很高,必須把音軌的速度放慢六至七倍,人耳才聽得見。最近則有科學家透過實驗證明,樹木缺水時,確實會發出的聲音。
想想看,樹木動輒幾層樓高,要怎麼把水分從根部送到樹梢呢?原來,樹幹裡有一種叫做維管束的結構,可用來輸送水分,就好比人體的血管一樣。平時水分由樹木的根部吸收進入,沿著樹幹往上運送,抵達樹葉時再蒸散至空氣中,源源不絕,在樹幹內形成小小的水柱。但當缺水時,水柱裡會出現氣泡,而氣泡出現時就會發出聲音;缺水愈嚴重,氣泡的聲音就愈多。換句話說,這可是植物乾渴的吶喊。
那麼植物會說話嗎?
人類說話是為了溝通,但植物說話的景象大概只有在電影裡才看得見。植物的溝通方式和動物不同,大多是分泌化學物質,在空中或土壤裡散播,藉此傳遞訊息。例如甘藍菜,受傷時會分泌一種叫做茉莉花酸的植物荷爾蒙,當其他甘藍菜收到訊息,也會跟著製造毒素,防禦昆蟲的侵害。
另外,科學家也發現植物之間可能利用聲音來溝通,例如玉米幼苗的根部,生長時會發出細微的喀嚓聲;而科學家利用機器發送相同頻率的聲音,甚至能吸引玉米幼苗往聲源的方向生長。
植物雖然不說話,但它們的祕密訊號還真是奇妙!
摘自《未來少年》六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