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素博
我眼中的素博,是組員被曬黑的臉蛋;我眼中的素博,是台灣阿嬤的一句,「年輕人,你們真好」。一位老者,在得知素博展的台灣小吃價格如此低廉,很多義工都是自費來參加素博,堅持不肯收盒裝美食的塑膠袋,原因很簡單,一是為了環保,二是為鑑真圖書館省點錢,雖然就幾分錢,但從我做起,也是分心意。(高俊)
美食相伴人情味
四天的素博,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台灣各個美食攤位對食材的嚴苛要求,以及認真負責的態度:香椿烙餅,雖然只有五元一份,卻堅持使用橄欖油;油炸杏鮑菇與四季豆,雖然總是供不應求,剛拿到攤位就被搶購一空,內場的阿公阿嬤卻總是不緊不慢,認真嚴格按照製作流程,一步不少,絕不偷工減料。美食永遠吃不盡,但與美食相伴而來的人情味,使美食別有一種滋味,流淌在我們心頭。(徐濤)
感受人間真情
四天中,我們付出汗水但歡喜收穫,儘管我們每個人都十分忙碌,但臉上始終保持笑容。最令我感動的,是來自不同地方的菩薩義工,永遠是那麼和藹可親,他們不遠千里來到揚州,不為名利、不畏艱辛,還會抽空跟我們講一些道理,實在讓我受益匪淺。總之,這四天很充實,感受了人間真情。(陳小強)
付出辛勞獲得快樂
這次素博會,讓我與一群懷著善念的人相知相識,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四天裡,別人品嘗美食,我們打掃會場、維持秩序;別人在觀看演出,我們在後台辛苦準備。付出辛勞,獲得快樂,是這次素博會期間最大的感受。(盧意)
行三好不為人知
四天素博會十八萬的人流量,或是炎炎夏日,或是陰雲密布,佛光山法師和義工們都竭盡所能服務大眾,在一言一行中傳遞人間佛教的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素博會期間我負責環保組的工作,數百米的鑑真大道不知走了多少個來回,很多環保組的女義工堅持全勤,而她們很多人平常不需做家務的。更令人感動的是法師們,在中午人流愈來愈大、垃圾隨之增加時,法師們總會發心前來幫忙。(唐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