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余曉梅
院子裡經常會出現「不請自來」的植物。兩年前在野薑花叢旁,出現幾株很像野薑又不太像的幼苗。
直到幼苗長到比野薑高壯,才分辨出它是月桃。隔年的四、五月,月桃就開出串串美麗花朵,引來許多蜜蜂、蝴蝶採蜜。
待果實成熟蒴果皮裂開後,則會有綠繡眼、白頭翁、小彎嘴(外號蒙面俠)等鳥兒來啄食種子。這幾株月桃應該就是隨著鳥兒的便便,來到我家院子「定居」的吧!
這些鳥兒雖然常在戶外或山上見到,但在自家庭院見著,看牠們爭食、用有趣的姿勢啄食,卻另有一番情趣。
屬於薑科的月桃,整株都有大用: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葉子可以用來包魚、包肉、包豆腐等;長長的葉鞘可以用來綁柴薪;母親們則會用葉子包粽子、蒸粿;花裹上麵粉油炸,非常香酥可口;成熟的種子則可提煉製成口味兒(有薄荷味,類似現在的潤喉糖)。
就因為月桃有如此多用途,筆者小時候常與村中的孩子們,一起到山上、野地採月桃葉及種子賣錢,作為零用錢或貼補家用。
回憶童年,又見院子的野薑開出串串美麗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