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二十四日和瑞士簽署自貿協定的諒解備忘錄後,大陸總理李克強(左)和瑞士總統毛哈舉行聯合記者會。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士與中國大陸二十四日簽署諒解備忘錄,為兩國締結自由貿易協議(FTA)掃除最後一道障礙。兩國經濟部長在瑞士總統毛哈與中國總理李克強注視下,在備忘錄上簽字,也為預定七月在北京舉行的正式簽署鋪路。
李克強讚揚中國與瑞士即將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並表示它對全球貿易「意義重大」,且凸顯中國對世界日益開放的態度。他指出,這份中瑞協議的影響力將會擴展至其他歐陸國家。
二○一二年度中瑞保持貿易順差,兩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兩百六十三億美元,僅瑞對中出口額就占兩百二十八億美元。在歐美國家當中,瑞士是少數與中國保持這種「貿易順差」的國家之一。
瑞士主要向中國輸出鐘表、藥物、化學產品、機械,而從後者進口紡織品和機械等。中瑞雙方於二○一一年開始就自由貿易展開談判。
李克強在瑞士期間,還發表題為《攜手邁向中瑞務實合作的新未來》的演講,闡述中國的經濟金融政策以及中瑞自貿協定的重要意義。李克強指出,中國將更加積極主動地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而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瑞士是李克強訪歐行程第一站,他在二十三日晚間抵達瑞士,二十五日轉往德國訪問。德國是中國最大的歐洲貿易夥伴。
一個月前剛和冰島簽FTA
中國一個月前剛和冰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冰島和瑞士一樣,都不是歐盟二十七國集團的一員。冰島是第一個與中國簽訂自貿協議的歐洲國家,北京目前正積極推動和歐盟簽訂類似的協約。
不過,中國要想與歐盟簽訂綜括的協約,必須與整個歐盟集團達成協議,工程遠為複雜與艱鉅。歐盟與北京當局最近發生一系列的糾紛,但歐盟官員二十三日仍說,歐盟希望先與中國磋商投資保護協議,作為談判更廣泛自由貿易協約的第一步。
李克強二十三日開始他的歐洲訪問行程,但是訪問瑞士只是暖身,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的德國之行才是真正目的地。專家指出,他將針對太陽能板被控傾銷糾紛,試圖與歐盟建立若干共識。不過,媒體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為了看歐聯決賽飛往英國,竟讓即將訪德的李克強得在柏林孤單等待,等梅克爾回國後,雙方才會面。
歐陸高層近來互動頻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指出,太陽能板傾銷與課徵反傾銷稅的「雙反」問題,一直在中國與歐盟內部發酵,也掀起諸多爭議。「雙反」主要是德國一家企業聯合義大利的太陽能電池業者共同推動,但這些要求其實也遭到許多上游、下游企業的反對,因為制裁中國只會帶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損失。
而在比較廣義的層面上,李克強訪問瑞士、德國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推進中國與歐盟的關係。事實上,習近平、李克強等新一屆領導階層上台以來,中國與歐洲高層的互動就十分頻繁。單是今年四月以來,就有芬蘭總統、冰島總理、法國總統、希臘總理和歐盟外交高層領導人密集訪問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