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昨天舉行「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與成果展」,展出一百三十二件學生作品,部分已獲廠商青睞,不久後將上市販售。
台南應用科大商品設計系學生蔡佩琪、許淵博、劉冠宏、蕭啟東共同設計的「畦間複合型移動輔助工具」,是結合有收納層櫃與菜籃的三輪推車,以及讓菜農收割除草乘坐的活動椅,可減輕菜農工作時腰、肩、膝關節的痠痛,適合給小面積耕種的有機菜農使用,或是體驗農耕的都市農夫。
蕭啟東表示,這項產品曾在台南實地試用,試用的農民說,平常下田五到十分鐘全身痠痛,有了活動椅輔助後,耕種三十分鐘後才感不適。蕭啟東表示,農田的土地鬆軟,一般車輪容易「卡」在土裡動彈不得,於是他們改用球輪,增加與土地的接觸面積,使用更順手。
不小心受傷,要找棉花棒、碘酒、藥膏處理傷口很麻煩,長庚科大護理系學生蔣雅涵、王瑞鈴、林彗儒、莊鳳妮研發的「傷口照護筆」,是將棉花棒、生理食鹽水、優碘與藥膏四合一,並按照使用順序排列,讓民眾易攜帶又能正確治療傷口。指導老師蔣宜倩表示,這項產品已技術轉移,不久後問世,訂價約二十元。
遠東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張俊絢、周秉曄、王柏欽、汪宗賢、王宗彬,則是設計可以節水的植栽系統,是結合白陶土、矽藻土、液晶玻璃粉末,做成可調濕的「多孔隙陶瓷管」,放在室內花盆中,可隨環境濕度釋放水分,平均兩周都不用澆水,已申請專利,目前正和廠商洽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