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生2-現實版鋼鐵人 馬斯克的火星夢

楊慧莉 |2013.05.18
3331觀看次
字級
今年三月,馬斯克在美國德州奧斯汀一場科技業的「互動性論壇」開幕會上發表主題演說。 圖/美聯社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而如果這個夢想有如登天之難,那又會如何?

繼賈伯斯之後,科技界又出現了一位近來影響力漸顯的奇才,他的識見與夢想跟賈伯斯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就是創業界的傳奇人物,也是鋼鐵人的原型馬斯克;據說,《鋼鐵人》導演將漫畫故事搬上銀幕時,腦中浮現的現實版鋼鐵人正是馬斯克。

如今,身價四十五億美元的馬斯克已憑著夢想,創造出多家攸關人類未來發展的新興科技產業,但這一切都還只是他最大夢想的起步。他的夢想對一般人來說,顯得遙不可及、「天馬行空」,卻是如假包換的外太空之夢。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位科技界的狂人和他的偉大夢想,看看這位堪稱現代版的「愚公」如何「移山」。


生命軌跡

人小鬼大 築夢踏實

馬斯克 (Elon Musk,1971-)出生和成長於南非。十歲時,他得到生平第一台電腦,並自學程式設計。兩年後,他就能出售自己所設計的太空遊戲軟體,讓買家從口袋掏出五百美元。十七歲,他受到父親的鼓勵和資助,前往世界各地旅遊增長見聞。十八歲時,他就已到過非洲、歐美多數國家、中東,足跡甚至遠至中國。

種種經歷讓馬斯克比同齡的孩子更早熟、更有想法,後來他甚至不願留在南非服兵役,為種族政策效命,而興起移民美國的念頭。最重要的是,他的人生進程好像比別人早了至少十年。

二十而立

在移民美國之前,馬斯克先到其母的祖國加拿大讀大學,兩年後才轉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念商學和物理學。他於該校先後拿到這兩個學士學位後,接著搬到加州矽谷區,申請研讀史丹佛大學的應用物理學和材料科學博士學位。

然而,馬斯克才念了兩天就閃人,與老弟創辦了一個為新聞機構提供線上內容出版軟體的Zip2公司。四年後,康柏電腦公司以三‧○七億美元現金和三千四百萬美元股票期權收購了Zip2。當時,馬斯克才不過二十八歲,就已賺進可頤養天年的豐富貲財。但他並未以此為滿足,而是繼續創業,與人合夥創辦了PayPal網上付費機制,讓網上消費既安全又方便。

比起多數羽翼仍未豐的同齡者,他不僅在二十啷噹之齡即已立穩腳步,而且早在大學畢業時,就已從幾位科技界大老的作為汲取靈感,知道有三個攸關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自己在有生之年一定得涉足:「一個是網際網路,一個是清潔能源,一個是航太工業。」

三十而不惑

在一般人而立年之前,馬斯克就已跨進夢想領域之一的網際網路。三年後,他再以十五億美元的高價將PayPal轉售給全球最大的拍賣網eBay。如果人生只是為了賺錢,馬斯克大可就此打住。但他作的可不是一般人的發財夢;相反地,他需要先發一筆大財,來成就他更偉大的夢想。

才三十出頭的馬斯克,有了這筆出售PayPal的雄厚資金後,便開始放眼地球和仰望天際,他對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更加不惑了。於是,他用這筆資金繼續大展宏圖,先後創辦了SpaceX(民營航太公司)、Tesla Motors(特斯拉汽車公司)和SolarCity(太陽能城市公司)。

四十而知天命

如今,馬斯克手下三家深具前瞻性的公司已漸漸步入軌道。SpaceX憑藉研發成功的創新火箭,拿下NASA(美國太空總署)的十六億美元的合同,正式開啟太空民營化的時代; Tesla Motors開發出的第一款高性能電動跑車 Tesla Roadster,全球銷售數千輛,但價格偏高,尚未大眾化,去年六月已生產家用型Model S,稍早已推出第三款Model X,打算明年生產;SolarCity則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

馬斯克在這幾個科技領域不僅擔任執行管理的重責大任,也身兼產品工程設計師,天才富豪的形象呼之欲出,讓人不禁想起《鋼鐵人》裡的天才發明家、億萬富翁斯塔克(Tony Stark)。不過,他也確實是電影導演心目中的「斯塔克原型」。

而天才富豪的影響力才要發酵。馬斯克的發明其實都攸關人類的未來,他的起心動念是希望藉由科技改善人類的生活。除了創辦多家成功企業,馬斯克也是多家科技公益組織的董事,對於促進再生能源科技不遺餘力;自己也創立了「馬斯克基金會」,致力於科學教育、兒童健康和清潔能源,還曾捐獻太陽能發電系統給地方,幫助救災。種種善行義舉,無怪乎今年他再度登上《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

而今四十出頭的馬斯克,繼續往自己最大的夢想進發,因為他已知道此生的最後歸屬:「要在火星上退休。」


登天計畫

有生之年 移民火星

去年五月,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發射了「獵鷹九號」火箭,將署名「天龍號」(Dragon)的太空船送向國際太空站(ISS),為NASA運送了一批貨物之餘,也讓自己的太空夢想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爾後,他在一場演講中,詳細勾勒自己的火星殖民計畫:預計在未來數十年內,運送十人先遣小組到火星,進行一個小型殖民都市的基礎建設。根據他的規畫,這個都市將可進駐八萬人,而連最後階段所需投入的資金,他都算出來了。

火星綠洲計畫

對於一般市井小民,馬斯克的計畫看似天方夜譚,但他可不是隨口說說,早在二○○二年賣掉PayPal時,他的火星之夢就已深植。當時,他打算執行一項「火星綠州計畫」,在火星地表建立一座溫室,畢竟,火星殖民得先解決民生問題。

當時的馬斯克心想,這座溫室即便工程浩大、所費不貲,但絕對值得,不過,在回歸現實面,細算了林林總總費用後,才發現造價驚人,不僅會耗盡賣掉PayPal所賺資本,甚至讓他瀕臨破產。

儘管如此,他並未打退堂鼓,反而更務實地從基本做起,先解決航太之旅最基本的交通運輸問題。SpaceX便在此需求下因運而生,也意外地成為馬斯克的新事業。

有了馬斯克親自出馬,解決火星之旅的運輸技術和費用問題,讓人對未來太空之旅有所憧憬。馬斯克表示:「只要地球與火星間能夠開設定期航班,每人前往火星的旅費成本應該能降低到接近五十萬美元。」

即便跟二十多年前一趟要價五千億美元的火星任務相較,這五十萬美元真的是便宜太多了,但對許多台灣人來說,一趟約一千五百萬元台幣的火星之旅,仍是一筆不輕鬆的負擔啊。



行事作風

高瞻遠矚 魄力十足


不過,屆時若看著「好野人」遨遊外太空,一般民眾倒也不必「望塵興歎」。在馬斯克的奇思異想下,「始終來自人性的科技」解決人類未來的困境豈只有一途?

馬斯克一方面賦與SpaceX未來把人移駕到火星的任務,但他也試圖藉由他的Tesla Motors 和 SolarCity,為地球節能減碳,為居住其上的人類創造一個乾淨、能源永續的未來生活環境。

這兩個看似衝突矛盾的做法卻正是馬斯克高瞻遠矚之處,因為真正的遠見往往是同時看到各種可能性。不管如何,民眾屆時可各取所需。

不惜燒盡錢財

如果徒有遠見,馬斯克可能還成不了「鋼鐵人」。他的堅定和魄力可能才是最值得效法之處。他的偉大識見後來也吸引了一群科技人共襄盛舉,其中有不少NASA資深的工程師。儘管集結群力,太空事業非同小可。他們一起研發出的首枚火箭「獵鷹一號」接連三次試射失敗,不僅讓三年半的努力付諸流水,也讓公司的財務面臨考驗。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讓馬斯克不禁感歎:「太空事務看起來好難,沒想到實際上比看起來更難。」碰到太空事務,稍不留意,就會散盡家財。對此,馬斯克頗有自知之明:「我的瘋狂想法,常讓自己騎虎難下,忘了自己有多少斤兩,口袋夠不夠深。」

不過,頭已洗了一半之人,豈可就此停手?所幸,第四次實驗成功了,第五次也絲毫不差。他們的成功除了憑更為低廉的價格贏得許多國家的火箭商業合同,還引起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注意,於二○一○年參觀SpaceX的發射基地,允諾扶持商業航太工業。

求人不如靠己

除了膽識,馬斯克不受限的行動力更是令人歎服。有了火星夢後,他才驚覺人類的航太技術因種種人為因素停滯不前,而且一趟太空之旅費用驚人。但航太之旅對馬斯克的夢想何等重要。儘管航太工業的規模已超乎一個人的能力極限,級位等同一個強國該有的作為,但與其指望、坐等國家研發新的航太技術,馬斯克二話不說自己來。

如今,媒體會這樣評價馬斯克:「世界上只有四個國家掌握了衛星發射和回收技術,美國、俄羅斯、中國和馬斯克。」把他比同一個強國,大概是對他最大的恭維吧!而既然規格已等同強國,他也盡可能提防他國盜取商業機密:「為了防堵主要的生意競爭對手中國,我們甚至未申請專利,免得專利一發布就被拿去生產山寨版。」

馬斯克的一天

目前,馬斯克是SpaceX的執行長兼首席設計師、Tesla Motors 的執行長兼產品建造師和 SolarCity的首席。身兼多職的他,是如何度過他的一天呢?有記者拍下他的某天行程:

一早七點半起床,開著Tesla 的最新車款Model S去SpaceX上班。十點有晨間電話會議,接著與記者、求職者、分析師面會,接下來參加「獵鷹九號」火箭會議、討論引擎生產測試狀況的會議。午餐邊用餐、邊開會討論辦公室的裝潢進度。下午巡視工廠,順便到工程部門看看。晚上七點有節目專訪,之後還得到比佛利山莊和電影劇組合照,因他還擔任某部講述海地霍亂故事的電影執行製片人。

馬斯克的一天可謂精采滿點,將精力用到最高點。他每周工作一百小時,讓他感歎一旦成為常態,很難成為樂趣:「每周八十小時,我可以管理一個不斷發展的事業,但一百個小時,它開始侵蝕你的睡眠時間和家庭時間,讓日子變得艱難。」

馬斯克所言不假,去年初他結束第二段婚姻;這艱難或許已影響到他的家庭生活了。除了為人夫,他亦是五個小孩(雙胞胎和三胞胎)的爸爸。看來,職業婦女難為,創業老爸也不好當。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完成小我與大我,可能也是天才富豪無法規避的人生課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