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報導】由大陸收藏家任虎成創辦的「秦磚漢瓦博物館」,位於西安南郊漢宣帝杜陵原上,占地百餘畝,館藏西周至明清歷代紋飾瓦當及古磚二千六百多個品項、三千餘塊,是中國唯一館藏瓦當品類和數量最多的專題民營博物館。目前正舉辦成立三周年特展,有瓦當發展史、動物瓦當、雲紋瓦當、文字瓦當、磚區等六大展區。
瓦當亦稱瓦頭,是古代陶質筒瓦前端下垂的部分,多為圓形或半圓形,用在房沿處,遮擋雨水對椽頭的侵蝕,有保護椽頭的作用。例如,「瓦當王」秦代的夔龍紋大半瓦當、北魏造像紋瓦當、唐代飛天滴水瓦、佛像紋滴水瓦等。
在唐遺址發現的雙弦瓦當為八瓣蓮花,中心有七顆蓮實,花瓣與邊輪之間連珠與弦紋各一道,在裝飾手法上,有疏密、點線的變化,呈現隋唐佛教興盛和寺院建築的繁榮。而同期佛教中的忍冬、菩提、寶相花,也形成隋唐瓦當的特色。
清代的蓮花紋瓦當構圖十分精細,一般以正面花瓣為中心,組成浮雕式蓮花紋飾,四周配有蔓草及小波紋,凸顯雍容華貴,五彩繽紛。此一時期的蓮花瓦當紋飾多樣化,相當豐富。
罕見的漢代長安城(今西安)遺址出土的「大飛鴻、蟾蜍玉兔、益延壽」瓦當,寓意日月同輝、天人合一、益壽延年。漢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當,分別代表天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星宿,為四方神獸,具有辟邪禳災、祈福承喜之神力。
還有唯一代表基督文化的瓦當,是一塊灰陶圓形「十」字瓦當,中心鑄一乳釘,雕刻一縷空十字架,四端分別雕有祥雲紋,瓦當面邊緣飾一周放射線條組城的紋飾帶,象徵基督之愛光芒四射、普照萬民。根據瓦當邊棱推算,應該是唐代之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