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智慧型手機普及,行動電源大行其道。行政院消保處首度針對市售行動電源進行品質檢測與標示查核,納入檢測的二十件產品全數不合格,「最大放電容量」嚴重灌水,消保官張英美表示,標示電量可充飽一台電腦,實際頂多充兩支手機,消費者當了冤大頭而不自知。
消保處抽檢包括飛利浦、SONY等大廠、小品牌與若干未標示廠牌的產品,其中「enco」的放電容量為標示的百之七十七,落差最小;飛利浦與SONY分別為百分之六十一與百分之五十九。落差最大的為受測產品中標示容量最高的「電力通」,號稱一萬八千mAh,實測只有五千一百二十三mAh。
除了放電容量,消保處也針對絕緣配線與外部短路進行安全檢測,也有一家未標示廠牌商品不符標準,有造成短路之虞。不過,也有另一家無品牌產品出現了合格、實測產生焦痕的現象。對於合格商品檢測產生焦痕,張英美強調,雖然商品檢驗法沒有管制,還是會依消保法第三十六條要求標準檢驗局敦促業者下架改善,否則將針對業者開罰六萬到一百五十萬元。
商品標示符合規定的也寥寥可數。其中五家未於外包裝標示製造、進口、代理商資料;包括SONY等七家標示不完整。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科長王傳志承諾,將於一年之內將行動電源納入商品檢驗法管理,以保障公平交易與民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