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去年降到全球最低,育齡婦女只生一點零五個小孩,打破世界紀錄,人口政策失衡,再過四年將呈現負成長。少子化現象嚴重,人口結構出現警訊。
兒福聯盟調查生育率低的最大關鍵是經濟條件,生子容易養子難,以目前的經濟態勢來看,基層民眾薪資微薄,物價飛漲,不敢生育一點都不意外。
俗話說「錢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衣食無法具足,其他都是空談。
政府每年花費七十四億元補助育兒政策,媽媽們似不領情,主要是家庭成立並非兩人世界,而是兩個家族結合,全職媽媽若是缺少親友協助又無工作,一旦經濟壓力大,會感到疲憊,生子成了負擔,無形中讓生育率下滑。
面對猶豫的不生族,除了鼓勵男女「想婚、想生」,政府應釋出足夠誘因,兒盟建議政府普發兒童津貼,當成母親節禮物,讓年輕媽媽勇於增產報國。
解決生子問題,最重要是促進經濟發展,積極創造就業機會,改善社會結構,縮短貧富差距,力求平穩民生物價,使生活無虞,媽媽們自然敢生第二胎,迎接下一代來臨。
黃富生(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