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罐裝奶粉價格不斷調漲,立委王育敏昨天指出,市售奶粉標榜「營養調製、脫脂高鈣」的口號,卻是魚目混珠;市售奶粉的生乳含量都未明確標示,很多廠商添加麥芽糊精充數,內容物與價格都不實。
王育敏表示,從民國九十九年至一○一年,罐裝奶粉每年平均漲幅百分之三,累計漲幅高達百分之九,相較其他物價指數,漲幅驚人,平均每罐就漲一個便當的錢。但脫脂、全脂奶粉的關稅稅率從一百年起調降,卻未反映在奶粉產品售價。
她說,市售奶粉標榜營養調製,營養均衡,脫脂高鈣口號,適合全家人飲用,但真正的乳含量卻只有六至七成,有一款來自紐西蘭的均衡配方奶,乳含量僅百分之五十三點六。罐裝奶粉其他部分添加僅有熱量的麥芽糊精,奶粉卻還漲價,無疑剝了消費者兩層皮。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丘志威表示,麥芽糊精是用酵素適度水解澱粉,例如玉米、樹薯等所產生的非甜味性多醣類,可作為食品增量劑、膨鬆劑,讓產品體積膨脹、不易結塊、速溶。但麥芽糊精價格是奶粉的三分之一,許多標榜低脂奶粉的產品若添加麥芽糊精,反而熱量高。
衛生署食管局主祕羅吉方說,我國國家標準,全脂乳粉須含乳量達百分之八十六,調製奶乳粉量須達百分之四十以上,衛生署會請專家討論,預計三個月對相關標示訂出統一規範。
至於漲價問題,經濟部商業司專委陳秘順說,目前仍與業者協商,應不至於在本月調漲奶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