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的〈夏康舞曲〉情感悲戚動人,可聽過大提琴版本?俄羅斯大提琴家克尼亞瑟夫(見圖/鵬博藝術提供),今晚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整場巴赫無伴奏,最特別的就是由他改編的大提琴版〈夏康〉。
【本報台北訊】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中的〈夏康舞曲〉情感悲戚動人,可聽過大提琴版本?俄羅斯大提琴家克尼亞瑟夫(見圖/鵬博藝術提供),今晚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整場巴赫無伴奏,最特別的就是由他改編的大提琴版〈夏康〉。
克尼亞瑟夫六歲開始學大提琴,就讀莫斯科音樂院時另學管風琴,使他對擅長管風琴的巴赫音樂更有體會。二十九歲時,他在連獲大獎後,又奪柴可夫斯基大賽中大提琴亞軍,演奏生涯璀璨,卻不幸在四年後車禍重傷,音樂家愛妻也因這場意外辭世。
克尼亞瑟夫一度喪志,在恩師羅斯托波維奇鼓勵下重新站起,三年後回到舞台。歷經悲劇的他,對飽受親人別離之苦的巴赫音樂更有體會,不但改編〈夏康舞曲〉為大提琴版獻給愛妻,巡迴全球也常拉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次將演奏第二、四、五號。
巴赫無伴奏人人詮釋不同,克尼亞瑟夫除承襲俄派運弓、樂句的濃厚深長,更具凝重情感,速度因而較慢,一般兩片CD錄完的無伴奏大提琴,他得錄成三片。獨特的風格,讓鋼琴名家紀辛等人都邀他合作,他近年並擔任柴可夫斯基大賽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