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二○○六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十八日登場,今年主題是「金屬風」,位在新光路底的新光碼頭,展現九名藝術家的風動作品外,還有六名藝術家現場創作。
今年的鋼雕藝術節和過去兩屆有很大的不同,前兩屆以現場創作做為主軸,今年主要是展見風動的藝術,這樣形式藝術的展出在台灣是屬首見,同時還邀六位藝術家在現場創作,提供民眾近距離接近藝術。
作品以風動藝術為主,機動藝術為輔,機動藝術其起源是杜象使用腳踏車輪進行創作開始的,最重要的特質在於這樣的作品引入了以往雕塑不存在的運動狀態,稱之為機動,運動方式還有很多種,但都統稱為機動雕塑。
風動藝術是以風動雕塑為基本,在六○年代,由卡爾達延續杜象的概念,風動雕塑是機動雕塑的一種,特質在於對運動的定義是以環境(空氣)的流動為主,換句話說,風動雕塑,不僅是呈現雕塑的運動狀態,還在於以雕塑的運動狀態投射環境流動的狀態。
鋼雕藝術節十八日開幕,但現場正進行藝術品的設置,有的藝術品也已經設置完成,創作營的藝術家也已經在現場創作,最近每天下午的人群也愈聚愈多,當看藝術成為看熱鬧的行為時,正證明了市民對藝術的喜愛和生活品味的提升,天黑之後的圓形廣場,因為燈光的加入,讓藝術品更好看、氛圍更迷人,活動到十二月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