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今天-- 辜汪會 開創兩岸協商新頁

 |2013.04.27
111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二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新加坡飄著春雨,海皇大廈周圍警方重重封鎖戒備。四樓會議廳內,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一起步入會場,雙方就定位後,同時站起身來,相視一笑,伸手將對方的手緊緊握住,在全球媒體的注目下連握了四次。那是兩岸政府分治四十四年來首度公開接觸。那一刻,瞬間成為永恆。

之所以選擇海皇大廈作為會談場地,前新加坡代表陳毓駒在《交流》雜誌中透露,除了看中其地點僻靜、保全嚴密外,關鍵是海皇大廈是新加坡企業「海皇輪船公司」的總部大廈,「新加坡政府不希望會談場地太具政治色彩」。

辜汪新加坡會談開創許多新形式,包括兩岸談判形式、如何舉行預備會議、談判團隊人選、簽署文件如何發表等,都可在辜汪會談中找到答案。海基會前秘書長邱進益表示:「兩岸所有談判協商的框架格局,都是由辜汪會談開始的,非常具有開創性。」

邱進益回憶,雙方講求「對等」的學問很大。兩岸談判雙方一定在長桌兩邊對坐。談判開始前,辜汪兩老必先起立,伸手隔桌互握,掛滿笑容面向一端,再面向另一端攝影機,就是呈現出兩岸對等畫面。

再如簽約儀式,任何協議文本都有繁體字和簡體字兩種版本。文本上旳日期只有月和日,沒有年,便於各自填上民國和西元。依照中國傳統,座位以右為尊,為求對等,我方堅持辜汪兩老必須在簽約的過程中互換座位,連這點小細節都不放過。

在當時海皇大廈的場外,有民進黨十多位立委和國代組成「反對國共統一會談宣達團」,由施明德擔任總領隊表達意見。這個抗議場面,也成為後來兩岸會談常見的一幕影像。

事實上,辜汪新加坡會談得以促成,其背後有兩岸最高當局的密使溝通,作為關鍵的推動力量。根據後來披露的相關資料證實,當年李登輝辦公室與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辦公室分別派員,在香港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寓所密會,雙方談好讓兩岸協商正式浮上檯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