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二十二屆東南亞國協峰會昨天在汶萊首都斯里百加灣市舉行。以「凝聚人民,共創未來」為主題,討論東協共同體的建設,並尋求加快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針對南海島嶼主權爭議,也希望找出共識。
在本屆峰會上,東協領導人將圍繞東協共同體的三大主體——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社會文化共同體的進展、困境及其解決辦法進行協商。
三大主體中,經濟共同體面臨的困難最小。目前,東協已完成了經濟共同體藍圖計畫的百分之七十七點五。本屆峰會,將探討如何加強互聯互通、促進服務和人力資源的自由流動、推進東協統一的簽證制度等問題。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談判,如果達成協議,將成為「10+6」:東盟十國和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印度,涵蓋約三十五億人口、GDP總和占全球三分之一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東協部分成員國去年與中國大陸為了資源豐富的南海領土歸屬爆發爭端。
東協成員當中的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加上中國大陸、台灣,都宣稱擁有南海部分主權。南海有數條世界級重要航道,且漁藏豐富。
東協領導人將在峰會閉幕聲明提出共同呼籲,希望與中國大陸討論南海議題。這份草擬的聲明說:「我們重申承諾,確保和平解決爭端,不訴諸威脅或使用武力,而是遵循普世認可的國際法原則友善地協商。」這份草案呼籲,盡早針對東協與中國大陸間的南海行為準則「做出結論」,但未設定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