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三十歲黃小姐是網拍平面模特兒,平常遠離蛋糕、雞排,努力維持身材,但只要月事來前一周就開始嘴饞狂吃,常在月經後胖二、三公斤,靠積極跑步、做瑜伽才能瘦下來,就醫得知罹患雌激素戒斷症候群。
開業醫師盧佳享說,「雌激素戒斷症候群」是在月經來前一周,女性雌激素起伏過大,有些人無法適應此變化,就會食慾大增,造成體重增加、身體水腫、情緒暴躁等現象。
台北市婦女保健協會理事長周輝政表示,戒斷症候群應是所謂「經前症候群」,通常出現在月經前三到十天,症狀包括愛吃甜食、水腫、乳房脹、情緒起伏等。他表示,吃甜食只是暫時因血糖上升症狀緩解,但血糖下降後症狀恐更嚴重,建議飲食應多吃全穀類、糙米,或多補充鈣質、維他命B,尤其鈣質可讓人體神經系統穩定,只要情緒平穩,其他症狀也會跟著減少。
盧佳享建議,攝取高纖維質及低動物性脂肪食物,透過豆類和蔬菜等高纖食物,幫助身體排除過多雌激素。減少動物性脂肪,可降低體內膽固醇,讓身體雌激素濃度平穩,並透過簡單運動如散步,加上充足睡眠來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