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三月底,中國大陸廣義貨幣指標M2達人民幣一百零三兆六千一百億元,首次突破百兆大關。
新華社分析,隨著M2破百,M2與貨幣超發、房價上漲等連繫起來,成了大陸公眾關注焦點。分析人士認為,M2與公眾所理解的貨幣不完全等同,但M2快速成長,凸顯大陸經濟結構亟需轉型。
經濟學的定義,貨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貨幣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加銀行的企業活期存款;廣義貨幣M2,則是指M1再加上民間儲蓄存款和企業定期存款。
此外,還有流通現金的概念即M0,是個人、企業、機關團體等持有的流通中現金。
數據顯示,二○一二年底,美國、歐元區、日本的M0都在一兆美元左右,而大陸的M0僅八千六百六十五億美元。
報導說,相對於M0,大陸M2增速較快,而且還呈加速度上漲態勢。二○○○年時,M2約為人民幣十三兆元,二○○八年還未達到五十兆元,但近五年來M2成長迅猛,二○一二年已達九十七兆四千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貨幣的過快成長對於經濟永續健康發展並無益處,背後暴露出的是當前大陸不合理的融資模式、成長模式等深層次問題,降低貨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貨幣瘦身減負,應成未來經濟政策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