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三十年前,中國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鄉的農民張寶全,與父親投入大量錢財和精力,在山澗栽種一百三十畝森林;二十年前,張寶全帶著父親的囑咐,與兒子持續種樹;十年前,一次土石流坡阻斷水路,使得林地無法再灌溉,樹木大量枯死。六十三歲的張寶全十二年來,只好從附近水溝裡,用水桶拎水替樹木澆水。
一九八二年,張寶全響應政府「種草種樹」的號召,在鹹水河山澗開始種樹。張寶泉說:「當時我父親還活著,我們每日早起,一直在山裡忙著,終於漸漸有了成果。」看著荒蕪的山澗被他們的雙手染綠,老父親也滿足地含笑九泉,辭世前,還叮囑張寶全要堅持下去,將附近的荒山綠化。
張寶全帶著父親的囑託,和兒子繼續在山裡種樹。三十年來,靠著借款和勞力,終於種了一百三十畝經濟、生態混合林。然而,張寶全的喜悅維持沒多久,二○○一年一場土石流,將一段長六百公尺的自流灌溉水渠掩埋,從此無法灌溉,這片森林面臨著缺水的危機。
張寶全開始奔走於各相關部門,請求幫助。由於需要大量經費,加上地質結構不穩,張寶全的請求一直被拒絕。十二年來,他只有從附近山溝裡,用水桶拎來一桶桶鹹水灌溉。張寶全說:「不澆水不行,但靠鹹水灌溉,很多樹都死了,土壤也嚴重鹼化。」樹木由於極度缺水,已經死了五分之二。
目前,張寶全還未尋得協助,但他仍不放棄,日日幫森林灌溉的同時,也尋訪各大單位,希望能保住這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