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既微型又單純的「文創商品設計競賽」,由於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以前總統蔣介石的婚姻為主題,且在文宣簡章中,以「社會教化」口吻強調:「提升全民夫妻恩愛、家庭和樂……。」結果受到立委質詢、人權被侵害者的抗議,給自己帶來了一場燎原災難。
就上述「台灣設計蔣」爭議事件的最主要肇因而言,主角中正紀念堂確屬自招其禍、責無旁貸。理由是,從去年五二○開始,該單位已自原屬教育部轄下的「社會教育機構」移轉為文化部所屬的文化機構,且被文化部明確界定為「主題館與綜合類博物館」。
另再檢視同樣去年五二○對外公布施行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全部條文內容後,更可充分鑑別組織法中並無明訂任何與「社會教育」有關的館務規範或功能性任務。
易言之,今日在行政體制上已全然納入文化部系統的中正紀念堂,就「台灣設計蔣」活動的辦理目的而言,顯猶未能讓自己有效的卸除肩負了三十餘年的「社會教育」使命框架。
遺憾!主辦單位原冀盼在「kids」(孩童們)的純粹創意概念下,用以鼓勵台灣的創意赤子能夠盡情進行文創商品設計的初心,因己身未能自「社會教育」傳統典範功能的禁錮中破繭而出,被抗議者連番譴責的巨大砲火所揚起的煙硝盡皆掩沒!
多此一舉的非藝術性文飾贅語「提升全民夫妻恩愛、家庭和樂」,更是讓中正紀念堂辦理此次設計競賽的最原始動機「文創商品」、「台灣設計」,落入無力可回天的窘境。
誠摯建議中正紀念堂以及所有揹負著「中正」、「介壽」字號的各個單位、學校,值此轉型正義下的台灣民主社會,實應盡一己之最大努力,協助彌補過去由非民主時期政府所鑄成的違法和不正義行為。
而協助彌補的最簡單方法之一,或就是以「愛」、「同理心」、「細心」以及「耐心」,力求所辦理的一切公開活動均屬「立意純粹」,並竭力排除一切可能引發觀者負面情緒或造成不必要政治聯想的因子,以讓單位本身和人權被侵害者及其家屬,都可以不再需要感受到被傷害。
夏學理(北市/台師大文創學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