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學校的義工媽媽就忙進忙出地搬運兒童節禮物,依照各班人數,推著手推車至各班依序發送,還體貼地叮嚀全班要先檢查,有瑕疵可以換。看著義工媽媽們額頭上斗大的汗水,想到所有家長會的成員們出錢又出力,我滿懷感謝地收下禮物,當下就發給孩子們。
然而,最不想聽到的話還是立刻出現了……
「為什麼是橘色的?」
「我不需要這個……」
「吼~這是我收過最×的兒童節禮物……」
六年級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毫不掩飾地說了些讓人失望的話。我收起原本要上課的教材,請孩子坐正,開始了身為老師應該要做的事:諄諄教誨。
送禮,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全校一千多個孩子,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差異有多大?我相信無論送什麼禮物,都會有人不滿意,但是,對人家送禮的好意,應該要能心懷感恩。我問孩子們是否知道購買禮物的錢哪來?挑選、購買、分配龐大數量的禮物需要花費多少心思?沒有付出任何努力,憑空得到了一份禮物,是否有資格抱怨任何事?
是的,也許禮物剛好用不著,但可以轉讓給需要的人呀;也許禮物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我們還是應該感謝所有參與人員的用心。
禮物真正的價值,是那背後的心意,這和買東西不同。買東西你可以東挑西撿,嫌東嫌西,甚至漫天殺價,那是消費者的權利,但接受別人送的禮物可就大不同了。兒童節送禮沒有對價關係,送禮的人對孩子沒有要求,只有滿滿的祝福;收禮的人應該也要學會沒有抱怨,只有滿滿的感謝。
六年級了,孩子們,這是你們人生最後一次收到的兒童節禮物,這篇文章和一節課的討論時間,也是老師送給大家的兒童節禮物,祝大家兒童節快樂,永遠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