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五十年了,緬甸昨天第一次看到民營日報上架販售。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報業可能逐漸萎縮,但在緬甸,報業卻剛開始發展。
美聯社報導,對許多緬甸人來說,報業的重生是新鮮事,前獨裁者尼溫在一九六○年代強制由國家壟斷報業時,很多人甚至還沒出生。
但在八十一歲老翁欽蒙來(譯音)眼中,生命從此像是展開了新頁。他現在是日報《金色新土》(Golden Fresh Land, 暫譯)總編輯,這份報紙也是緬甸朝向民主邁進之際,昨天上架四家報紙中的一家。
這位資深編輯說:「我們等這天等了半世紀。」他還說,報紙一刷八萬份還沒到中午就銷售一空,「看得出來人們有多渴望報紙民營化。昨天早上我看到報紙,忍不住老淚縱橫」。
執政黨「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推出《The Union》報,知名周刊《言論》(The Voice)轉型為《每日言論報》(Voice Daily, 暫譯),另外還有《The Standard Time Daily》,這四份新推出的日報都是緬文報,售價從每份一百五十到兩百緬幣(新台幣六元到七點五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