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指控中國大陸駭客向美國公私部門發動系統性攻擊,並採取進一步行動,總統歐巴馬在新簽署的支出法案中,規定即日起到九月三十日止,禁止政府機關購買與中國大陸政府相關企業生產的資訊技術系統。
根據這項「禁買條款」的規定,特定的非防衛政府機關預算將受到影響,但時間只到預算年度結束時間九月三十日為止;儘管新規定影響侷限於九月三十日以前的交易,但對於依賴大陸產製零件的各國廠商都會受影響,此外,這是否意味美方本來的採購,將出現廣泛而長期的改變,值得後續觀察。
新規定禁止美國商業部、司法部、太空總署(NASA)和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向大陸政府擁有、營運或補貼的任何機構採購資訊技術系統;除非這些受限的政府部門事先與聯邦調查局(FBI)諮商,確認取得這些技術不會衍生「網路間諜或危害」的風險。
不過,歐巴馬政府實施的「禁買令」能否有效落實仍有待檢驗。因為資訊系統的零件通常是由世界各地的不同公司製造,再經過複雜的程序組裝完成,因此要調查每個零件的源頭以釐清製造商是否與大陸政府有關,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其實很困難。
另據消息人士二十七日透露,美國和日本政府將於五月在東京舉行有關網路安全問題的首次綜合對話。兩國將共同加強措施,透過建立跨部門對話架構,從經濟和國家安全等角度協商對付網路攻擊的合作方案。
日本共同社報導,兩國把來自中國大陸等的網路攻擊定位為國家安全的新威脅。去年四月的高峰會上,前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已達成共識。目前雙方正就今年五月中旬開會進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