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在這次的期中選舉可說大獲全勝,不但州長、眾議院席次過半,參議院也以一席之差贏得了控制權,這是在一九九四年之後,民主黨首次獲得參眾兩院席次優勢。這樣的結局也意味著布希總統在未來兩年的執政步伐,將受到許多挑戰。
外界都將此次選舉視為是布希二度執政的期中考試,也相當於人民以選票決定對布希政策的支持與否。由於美國政局長期低迷,共和黨的頹敗早在觀察家的預測之中,但是民主黨是否端得出實質政策大菜,也讓民眾有點遲疑。
詭異的是,在距離投票日三周前,共和黨還祭出賓拉丹的廣告畫面,要讓選民支持反恐戰爭的必要性,經民主黨回擊,此舉是想藉此轉移民眾對其執政失敗的注意力,才讓選舉回歸到基本議題競爭。
選舉勝利的結果,意味著民主黨在選前推動的政策將被列為首要的施政方向,其中「上任第一個一百小時內的目標」包括了對美國本土保安的建議、提高最低工資、擴大幹細胞研究等,都是為了民生、安全所倡議的第一要務。
而長遠的目標則包含了醫療保健、氣候變化和財政赤字,以及醫療方面對高齡人士的藥物優惠、能源方面對再生資源的運用等等,這都讓身為世界龍頭的美國將有結構性的重大發展。
不過,參議院的勝選僅僅是些微差距,而民主黨的自由氣氛也是內部的隱憂,如何凝聚內部力量對抗相對較為團結的共和黨,以及在布希釋出善意尋求「超越黨派」的呼喚下,民主黨如何持續走向兩年後的執政之路,這是個新難題。尤其在人民望治心切的心情下,民主黨如果想盡快交出漂亮成績單,與共和黨共同合作反倒是個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