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有捕猿者,殺其母之皮並其子,賣之龍泉蕭氏。

示以母皮,抱之跳擲而斃。蕭氏為作孝猿傳。
──宋.《齊東野語》
〈母之皮〉是一幅看了令人傷心欲絕的圖畫。
圖畫裡有一隻小猴子,依戀地抱著一張動物的皮。那張獸皮,是他心愛的媽媽身上剝下來的皮。這是何等殘忍的人所做的事啊!
圖中的故事,述說的是在江西吉州這個地方,有一個獵捕猿猴的人,有一天在林中捕捉到一對猿猴母子;獵人殺了母猿,把母猿的皮剝下來,然後將母猿皮和小猿猴,一起賣給了住在龍泉地方的蕭姓人家。
小猴子失去母親,無法依偎在母親懷中,想必惶惶不可終日,而且竟日哀啼不停。蕭家主人看了覺得可憐,於是將母猿的皮拿出來給小猴子。
原來只是想安慰小猴子,讓牠抱一抱母親的皮囊,聞一聞母親的味道,沒想到小猿猴見到母親不一樣了,怎麼變成一張皮,扁扁的、乾乾的,沒了溫度,不能依偎牠、抱牠、親牠,原來的媽媽哪裡去了?為何只剩一張皮?
小猴子不明就裡,卻知道媽媽死了,再也不會給牠溫暖的擁抱。小猴子驚慌失措,痛苦萬分,抱著媽媽的皮,傷心地又跳又拋的,不一會就摔死了。
蕭家主人見到此情此景,大感意外,也感動萬分,沒想到小猴子對母親的愛如此深刻,對母親的依戀簡直跟人類的小孩一樣。母親死了甚至不願獨活,其母子情深更甚人類。蕭氏感動之餘,為這隻孝順的小猴子寫了一篇〈孝猿傳〉。
小猴子是有情識的動物,牠會歡樂也知痛苦,對媽媽的愛、依賴和依戀,絕不會少於人類。
對跟人一樣有情識的生物,人們怎忍心殺害呢?見猿猴母子情深,子因母死而斷腸殉命,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軟化吧!
閱讀這幅令人傷心的圖畫,讓人生起愛護和保護眾生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