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孫子兵法】不落窠臼

姚儀敏 |2013.03.27
1339觀看次
字級

《孫子兵法》中的分析都是既科學又符合邏輯推理的。

比如〈行軍〉第九篇提到士兵喜好高爽的地方、厭惡低下的空間,是因為陽氣充足的高處,能夠提供維持部隊的生氣,讓士兵不致生病;同時,平坦寬闊的地形,有利於發動攻擊。

孫子把戰時各種可能狀況都考慮到了,甚至連樹林裡若有鳥群飛起,表示裡面可能有埋伏;前方塵土飛揚並呈現尖銳的形狀,表示敵人開了戰車來;敵軍如果倚仗兵器站立,必是糧食不足飢餓的緣故……事無鉅細,他都逐項的設想到。

鑑往可以知來,借鏡讓我們不致重蹈覆轍,不過危險也就在這裡,這些「通則式」的建議能否適合所有的狀況?

《孫子兵法》提供了觀察入微的「經驗法則」,但是死抱著這些「金科玉律」不知變通,兵聖所開出的這些特效藥,會不會反而害多益少?

想想孫子說過的:「兵以詐立」、「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不正是說明打仗沒有標準答案,只能盡可能做出最好的準備,再來就是臨場應變,不斷的修正計畫。

因為戰場情勢瞬息萬變,再怎麼完美、周密的算計,也難逃三個字──想不到。

很多人熟讀《孫子兵法》,然後奉為圭臬,以為這樣就高枕無憂了,殊不知「盡信書不如無書」,戰爭的隨機因素太多了,過度仰賴「教科書」的權威指導,反而容易陷入墨守成規的窠臼。

別忘了孫子曾說:「勢者,因利制權也」,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變通,「快速應變」、「先發制人」,才能放開手腳,盡情發揮。

戰場上,所有的可能都存在,敵人的舉動更是難以捉摸,與其僵化執著,倒不如廣泛蒐集情報加以歸納運用,從大量事實出發,不被「慣性反應」填鴨,才能在變化面前鎮靜以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