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學生游高晏,兩歲時被診斷罹患重度自閉症,他不會說話、寫字,一度被誤認是智能障礙。直到七歲,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心理師許美雲對他說:「你是個聰明有能力的孩子。」她教導游高晏用鍵盤打字溝通,鼓勵他創作,在醫師與家人鼓勵下,他嘗試用鍵盤寫作,敲出生命的樂章。
游高晏用一根手指頭和世界溝通,作品連續獲得文建會舉辦的兩屆文薈獎國小組優選,他日前將自身經歷集結成冊,出書成為小作家。
醫學專家說,自閉症患者常有人際障礙,無法像一般人用表情、姿態、手勢與人互動,也不會主動交朋友或與人分享事物,常常被歸類為重度殘障,不能在普通班上課,有時還被戲謔成「白痴」。
不過,自閉症患者可能有特殊的能力,他們較一般人更專注於某種事務,或有過人記憶力,為「天才與智障可能只是一線之隔」作了詮釋。
一般父母愛子心切,一但獲知孩子罹患自閉症,往往傷心難過,求神問卜,四處求醫,也有人任其「自生自滅」。
醫生說,對待自閉症患者,應採取「隨時教導」、「投其所好」方式;父母、老師、醫師、治療師須多些思索,要有愛心與耐心;只要不放棄,希望就存在,游高晏例子給了自閉症患者與家人信心與啟示。
(加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