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結束對俄羅斯的訪問,轉往坦尚尼亞,展開非洲三國行。據大陸媒體披露,習近平此次訪非送出的第一份大禮,是高達百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
習近平非洲三國行的第一站是坦尚尼亞,「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坦尚尼亞駐北京大使馬爾莫的話說,習近平訪問坦國期間,將與該國簽署巴加莫約港綜合開發項目合作備忘錄。
該開發項目是由中國大陸交通運輸部轄下的香港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負責承建,項目預算高達一百億美元。
巴加莫約港是連接坦尚尼亞與中國大陸、中東及歐洲市場的重要港口。開發項目完成後,該港口將擁有貨物集散中心和開發區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對當地發展經濟具重要意義。此外,中坦雙方還將簽署十多個基礎設施項目的合作備忘錄。
中共與坦尚尼亞關係十分密切,早在一九六四年就建立外交關係,一九七○年代中共援助坦尚尼亞興建長達一千八百六十公里的坦贊鐵路,是中共重要的援外項目之一。
據中共外交部公布的行程,訪坦期間,習近平將與坦國總統舉行會談,並發表專題演講,雙方將發表聯合公報,簽署經貿、文化等領域合作文件。
結束坦國行程後,習近平將前往南非,出席在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談。外界預料,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外匯儲備庫、工商理事會等議題將是此次會談的重點。
另外,在南非期間,習近平還將與南非總統祖馬舉行會談,雙方將發表聯合公報,簽署經貿、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文件。
西非的剛果共和國是習近平非洲三國行的最後一站,也是大陸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該國。剛果是非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習近平訪問剛果,不僅意味著兩國關係的推進,也是中非關係的進一步拓展。
訪問剛果期間,習近平將與剛果總統舉行會談,出席大陸援建的恩古瓦比大學圖書館啟用和中國館揭牌儀式等。雙方將發表聯合公報,簽署經貿、金融等領域合作文件。
中共歷來強調與非洲的關係,經營非洲不遺餘力,尤其積極搶進非洲的能源市場。目前,非洲是中國大陸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第四大投資目的地。
大陸前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指出,中國大陸未來將加大對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大對非洲和平與安全的關注,支持非洲的經濟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