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間百年筆陣 學歷通膨、學位貶值

執筆人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2013.03.22
1148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最近,大學是否可以調漲學費,教育部再度於各地辦理公聽會,反對的聲音如浪潮般洶湧而至;而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僅有22K薪資的議題已演變成社會的大問題。大學的成本愈來愈高,但大學的文憑卻愈來愈不值錢,顯然的,「學歷通膨、學位貶值」已成社會常態,而且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

隨著產業的發展及經濟型態的轉變,人才需求隨之改變,如果培育人才的制度不能隨之轉變,人才供需出現落差,其結果將是個人才能無從發揮,社會失業率上升,產業人才缺乏,國家競爭力下降,台灣目前正面臨著如是的窘境。

根據研究,當一個國家尚處於勞力密集產業,人力需求呈現「金字塔」型態,對於非技術及半技術性人力需求高,反倒是中級技術人力及高級研發、管理人才需求低;而當進入技術密集產業型態,人力需求則轉變為「燈籠型」,非技術及半技術性人力需求銳減,高級研發、管理人才需求亦不高,唯獨中階的技術人力需求量大;而當國家進入高科技、知識產業為主的經濟型態,人力需求再度轉變為「凹透鏡」型,亦就是M型的狀態,操作自動化機具的非技術工人、服務人才及負責研發、創造、管理的高階人才需求遽增,反倒是中階的人力需求銳減。

台灣的經濟由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產業型態,是一個舉世欽羨的成功案例,有人稱之為「經濟奇蹟」,有人稱之為「台灣經驗」,面對「燈籠型」的人力需求,高職、專科大量擴增,高中、職學生人數呈三與七之比,成功的技職教育培育量多質精的技術人力,將台灣推上經濟發展的高峰。

但當台灣經濟再度轉型為高科技、知識產業為主的經濟型態的時候,人才的培育卻出現了無法掌控的僵局。面對經濟型態轉變的時刻,執政者亦了解人才的需求將由中階轉向高階,因此,開始規畫高等教育的擴充,新設國立、私立院校,原有之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本想藉由這些政策充裕高階人才的供應,卻因擴充過速,教育資源未能充分挹注,以致高等教育畢業生在數量方面雖擴增,品質上卻僅有高中職的實力,只能擔任基層或中階的工作,以致各產業紛紛高喊高階人才不足,而大學畢業生不僅覓職困難,薪資也相對偏低,造成了經濟發展的嚴重危機。

「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化」是當前教育界最嚴重的危機,而隨著這個現象而來的就是「學歷通膨、學位貶值」,研究所畢業生僅能找到以往大學生勝任的工作,大學畢業生開始搶高中職畢業生的工作,高階低用、學非所用的情況愈來愈嚴重,而另一方面,企業選才,學歷要求愈來愈高,薪資卻愈來愈低,卻頻頻高嘆高階人才不足。

國內人才的問題,主要是出在當前的產業已進入高科技、知識產業的型態,人力的結構應轉變為「凹透鏡」的型態,但教育體制在人才培育的功能上、在形態上雖已配合做轉變,在素質上,大學卻僅能培育中階的人力,如果不提提升人力培訓的層次,將人才培育的功能由中階提升至高階,縱使每年有近三十萬的大學畢業生、六萬碩士生及三千八百位博士生,產業界仍無人才可用,而接受大學、研究所教育的畢業生也僅能「大材小用、學非所用」,這豈是台灣之福,更非接受高等教育學生的本意。「學歷通膨、學位貶值」絕對是社會的大問題,目前政府正研擬人才培育白皮書,是否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整個社會拭目以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