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藝人徐風因癌症過世,生前瘦到只剩四十公斤,讓人不捨,營養師分析,癌症患者消瘦原因包括肌肉萎縮、化療、食欲差等,但有患者存有迷思,怕吃太好「養大」癌細胞不敢吃,以致於營養不良,不利抗癌。
台中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劉博仁表示,晚期癌症患者因癌細胞分泌大量激素,蛋白質消耗快,導致肌肉萎縮。還有人因化療、放療影響吞嚥功能或造成噁心、食欲不好,還有人因煩惱病情吃不下而暴瘦。
劉博仁提醒,癌症患者暴瘦不利抗癌,病友應注意體重變化,兩、三個月內的體重降幅不應超過原體重的百分之十,例如七十公斤一下子瘦到六十三公斤,容易因體力不繼影響治療預後,甚至不得不中斷治療。
劉博仁說,患者常見迷思是過度忌口,更怕吃太營養會壯大癌細胞,以致於營養不良。還有人擔心竹筍、香菇、芒果、魚等是「發物」,會刺激癌細胞生長,但發物主要是針對過敏體質,癌友少量攝取並不影響。
另,有人認為鴨肉、海鮮類食物有「毒」,會影響傷口癒合速度。劉博仁說,這些說法沒有根據,只要減少高油脂及豬肉、牛肉等紅肉類,其他食物不需過度忌口。
還有人罹癌後刻意改變飲食習慣,只大量吃蔬果,結果卻因高纖飲食帶來的飽足感,反而吃不下蛋白質,導致攝取不足。劉博仁說,有些癌友採生機飲食抗癌,而生機飲食生食多、蛋白質少,但癌症患者放療、化療期間免疫力不佳,更應盡量熟食。
他建議癌症患者治療期間,蔬菜改以水煮,水果要去皮,並適度攝取清蒸魚類、去皮雞肉,作為蛋白質的來源。